情人节即将到来,或许很多情侣已定好出游计划。旅行无疑是最能够拉近彼此距离的方式,作为新生代的新新人类,刘建胜(30岁,软件工程师)和太太周盈莹(31岁,社交媒体自雇人士/内容创作者)选择让感情在旅途上延伸、升温。互联网办公为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提供更多可能,夫妻档双双踏上数码游民(digital nomad)之路,一路扶持、照顾,牵手去看更大的世界。
绕了半个地球相遇
2017年,刘建胜到纽约实习,在国大校友会上认识了已在那里工作的周盈莹。原来两人高中时期都在圣安德烈初级学院念书,大学时周盈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设计,刘建胜读电脑工程。彼时他们并不认识,没想到绕了地球大半圈在美国结识。聊天时也发现,旅行是两人的共同爱好。他们都喜欢探索新事物,朝鲜作为探险者目的地,出现在各自的旅行清单上。后来开始交往后,他们还一起去了朝鲜。
2020年疫情时,两人都已回到新加坡工作。刘建胜是一名软件工程师,周盈莹自雇做社交媒体运营,还教英文书法。疫情期间旅游业大受影响,但他们选择反其道而行,开启了数码游民的生活。第一站到墨西哥,在那里待了一个月,这段经历至今难忘。有一次自驾在荒郊野岭爆胎,手机又收不到信号,眼看太阳快要下山,可能要在外过夜,周盈莹急哭了,多亏刘建胜沉稳冷静地解决了问题。“在外旅行经常出现各种状况,比如钱快用完,提款机坏掉取不到钱。种种情况会让我慌张,但建胜总能沉着冷静应对,有不同方案解决问题,有他在我很安心”,周盈莹说道。
旅行之初也是认识彼此的磨合期,刘建胜说:“旅行时总有很多选择要做,从选酒店到规划路线,如果遇到意见不合、不开心时,我们就提出来讨论,也慢慢了解彼此的习惯、喜好,相处的过程非常重要。”
四年内他们走过32个国家,足迹遍布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墨西哥、土耳其、希腊、意大利、德国、阿曼、越南、韩国等。目前早已过了磨合期,行程的计划安排也愈发默契。他们通常会在九个月前订好机票(目前两人已经预定好了2026年1月的机票),票价便宜还可以兑换信用卡里程数。
说起印象深刻的一次旅行,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惊喜求婚。刘建胜精心策划,以漫天飞起的热气球为背景,那天也刚好天公作美,热气球可以起飞,他专程请摄影师捕捉浪漫的求婚画面。后来两人的结婚照也和旅行有关,地点选在樟宜机场,是每次见面一起出发的地方,意义非凡。
渴望新鲜感的刺激
选择成为数码游民夫妻档,一边旅行生活一边工作,是两人共同的决定,基于共同的爱好,也是对于探索世界的好奇。对周盈莹来说,是早前在美国交换实习和工作的经历,打开了她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去了美国,看到了在新加坡之外不同的生活方式,才知道世界很大,各个国家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想要继续探索,体验更多。”
开了看世界的眼睛,她觉得很难再固定一处,重复日复一日的日常。她渴望新鲜感的刺激,在外“游牧”的每一天,一觉醒来在不同的环境中,每天走不一样的路线,吃不同风味的食物,观察不同的人,“整个环境都会给你新的刺激,每天都很兴奋,令人期待,工作起来也很开心,不会累。”
在非洲的日子,两人尝试过一大早凌晨4点起床,驾车去Safari看野生动物,9点回到家,10点开工,一天精神满满。完成一天的工作,周盈莹喜欢找地方游泳、健身,寻觅美食,一天过得很充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很专心,可以用一半的时间处理完全天工作。而且不会缺少灵感,周围全都是新鲜事物。”
刘建胜目前受雇于一家美国公司,在新加坡有分部,公司几乎所有员工都是远程办公,在不同国家、时区,借助网络沟通合作。对比实体工作与游牧工作,他认为在实体的工作环境,须要花时间与同事聊天,维持沟通,但目前的模式是只谈工作无须太多社交,或许各有利弊,但他们多出很多彼此陪伴的时间,一起体验生活,一起看世界。
将来或带孩子一起“游牧”
与当初相比,这些年两人旅行的步伐慢了下来,以前是打卡,一周去一个地方,现在他们更喜欢拉长时间,一个地方待上一个月,以当地人的方式生活。2024年他们大约有七个月时间在国外,间中会回来看望家人朋友,兼顾友谊和大家庭。过完农历新年,两人下周将启程去韩国,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再去日本福冈。
今年他们将等来预购组屋(BTO)新房,之后还会继续游牧一段时间。问到未来的规划,如果有孩子怎么办?两人目前在考虑带着小孩一起走,“在上小学之前还不须要固定下来,或许可以带小朋友多去看世界,从小就与不同国家的孩子接触,熟悉多元文化”,周盈莹说,“目前这种模式在海外也越来越普遍,也有很多博主分享。但或许社交媒体只展现好的一面,没有看到辛苦的一面。我们还是要自己尝试过才能够决定是否适合,但目前不排除这种可能,会去了解全家游牧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