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总是会来的。尽管冬的寒冷仿佛要将一切冻结,春却在某个不经意的清晨,以一缕微风、一点嫩绿,悄然而至。春天是希望的象征,但我总觉得,她更像是人们的一场梦,或是一剂解药,能让人暂时忘却生活的荒凉与痛苦。
然而,梦终究是梦。春天总是太短,甚至来不及留住她的芬芳,她便匆匆离去,换来夏的酷热。那时候,日头像一个巨大的铁球,炙烤着每一个人,连影子都被逼得蜷缩在墙角。于是,人们开始怀念春天,怀念她的温柔与凉爽,可她早已化作一抹远去的云霞,只留下一片空荡的天空。
到了秋天,树叶开始飘零,花儿逐渐褪色。人们望着一地金黄,似乎看见了人生的无常。那种感觉,像是满腔的热血在时光的冲刷下,渐渐冷却,最终凝结成一块寒冰。再后来,便是冬天,万物死寂,寒冷无情。人在冬日里缩紧了身体,也缩紧了心。希望?希望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罢了。
可我又不得不相信春天。或者说,我不得不依赖于这份相信。因为若无春天,人生便如黑夜一般漫长。春天是一个信念,是一种支撑。她或许不真实,但她是必须的。就如一盏灯,虽微弱,却能在绝望中点燃人心的一角,给人以活下去的理由。
我也曾问过自己,为什么春天会显得如此美好?因为她短暂?因为她象征着新的开始?还是因为她与夏、秋、冬相比,更像是一个虚幻的逃避?或许都有,但更多的是,她让人看到一种可能性,一种希望的可能性。
然而,我逐渐明白,希望本身并不可靠。希望若无行动的支撑,便只是风中的蜃楼,飘忽不定。我曾在夏天的炽热中烦躁不安,在秋天的凋零中感叹命运,在冬天的寒冷里抱怨不休,但我始终未能抓住春天的手。因为我只会等待,只会空想,却不愿在三季的磨砺中去挣扎,去奋斗。
后来,我学会了面对。面对夏的酷热,秋的萧瑟,冬的冰冷。我开始明白,春天的美好,不在于她自身,而在于她是对一切苦难的回应。她是黑暗中的亮光,是寒冷中的温暖,是死亡中的重生。而这些,只有在经历了三季的煎熬之后,才会显得珍贵。
春天,她从未真的离开。她只是隐藏在我的内心深处,以毅力和信念的模样,伴随我走过夏、秋、冬。她让我看到,人生的四季不是一个绝望的循环,而是一次次新的开始。
于是,我学会了等待,也学会了前行。春天或许仍未到,但我知道,她一定会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