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男孩痴迷于电子游戏和卡通片的年纪,林宗翰(33岁)却对海底世界情有独钟。从两岁起,热爱潜水的父母就带他尝试浮潜(snorkeling)。比起课本,他更喜欢翻阅图书馆里的海洋百科全书,研究各种鱼类。

“13岁时,我考获了潜水执照,每到假期就迫不及待去海中潜水。”林宗翰说:“回到学校后,我热切地想跟同学们分享在海中看到的奇妙世界。但在那些色彩斑斓的珊瑚,缓缓游过的鳐鱼,成群结队的热带鱼面前,语言总是过于苍白。”

预测动作捕捉一瞬间

林宗翰说,海底世界最吸引他的是“另外一个世界”的美感。“这是和我们生活的陆地完全不同的世界,充满未知感,点燃我的好奇心。”16岁时,他遇见本地著名水下摄影师陈威廉,彻底改变了他对海洋探索的方式。“我看到他用镜头记录海底的一切,那些照片比我看过的任何百科全书都更生动。”

身着潜水服手持摄影装备的林宗翰。(受访者提供)
身着潜水服手持摄影装备的林宗翰。(受访者提供)

林宗翰说自己很幸运,父母全力支持他的兴趣,为他购买了入门级的水下单反相机。然而水下摄影远比陆地拍摄复杂。他说:“在水下,一切都在运动——我在动,鱼在动,水流在动。”微距摄影(macro photography)也是一个挑战,他须要精准地对焦在极小的生物身上,比如一只小虾,而这些生物往往在水流的推动下不停晃动。在更深的地方,阳光无法照射进来,还要自带灯光。

此外,与陆地上的野生动物摄影不同,水下摄影师无法引导拍摄对象。“你不能告诉一条鱼‘请转过来’或者‘停在那儿别动’。”他必须花大量时间观察海洋生物的习性,预测它们的动作,才能捕捉到最佳瞬间。

对鲨鱼的恐惧源于误解

林宗翰的足迹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在汤加拍过座头鲸,在毛里求斯拍过抹香鲸,在马尔代夫拍魔鬼鱼,在埃及红海拍海豚,还在斐济拍过公牛鲨和虎鲨。林宗翰认为,人们对鲨鱼的恐惧是一种误解,“可能来源于电影《大白鲨》等影视作品的刻板印象。实际上,每年因雷击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被鲨鱼袭击的案例。”

他解释:“大多数鲨鱼袭击其实是误认,特别是冲浪者的轮廓从水下看起来像海狮或海豹——这是鲨鱼的主要猎物。当鲨鱼咬人后,通常会立即松口,因为它们发现人类并不是它们习惯的食物,而不是因为它们想要猎杀人类。”

林宗翰说,其实鲨鱼是很可爱的生物,面对不熟悉的东西,它们也充满好奇心。“我有过一周时间在斐济拍一个20多头的公牛鲨群,每天就和它们在一起游泳,它们会好奇地看我的镜头或我的眼睛。公牛鲨体形很大,大概有4米长,不同的鲨鱼性格也不同。倒是有一条非常小的白鳍鲨,只有小臂那么长,它游过来咬了咬我的头,但其实就像小狗试探性地咬东西,轻轻的。”

水下婚纱摄影拍出飘逸感

21岁时,林宗翰出版了自己的摄影集“Silhouette of Serenity”,之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将水下摄影转化为可持续的职业。他发现,水下婚纱摄影是一个独特的市场,因此开始接拍水下婚纱摄影。

林宗翰在水下拍摄的婚纱照。(受访者提供)
林宗翰在水下拍摄的婚纱照。(受访者提供)

“在水下拍摄,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会呈现出一种飘逸感,完全不同于陆地上的静态美。”他的作品很快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吸引了一批愿意尝试新颖婚纱照的客户。几年后,他再次跨界,进入纪念珠宝行业。

三年前,林宗翰的父亲突发心脏问题,这危机让他开始思考如何留住对亲人的记忆。“我希望无论我去哪里,都能带着父亲的一部分。”

林宗翰以制作纪念珠宝,凝固人间的情感。(受访者提供)
林宗翰以制作纪念珠宝,凝固人间的情感。(受访者提供)

他通过网上搜索资料,了解珠宝行业这几年的发展,并创办了自己的品牌apart.sg,将骨灰固化后嵌入珠宝首饰,成为精美且富有意义的饰品,并向客户开放全过程。

不久后,林宗翰也推出togetherdiamonds.co,提供将含有碳元素的头发加工成人造钻的服务。与传统纪念首饰不同,他的目标不仅是“追思逝者”,更是“庆祝生命”。情侣可将彼此的头发,合成为人造钻,象征他们的永恒爱情,宠物主人也可以将宠物毛发制成人造钻,作为永久的纪念。

回顾自己的职业旅程,林宗翰说:“无论是摄影还是珠宝首饰,我都在捕捉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