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40名南洋初级学院高一学生前往同协食品工业的“嘟嘟”(Dodo)鱼丸加工厂,展开经济学学习之旅。这次参访让学生亲身观察经济学在商业中的实际应用,包括企业如何制定市场策略,优化生产流程以及吸引消费者。

通过实地参观与互动交流,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供需关系、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等经济概念。经济学老师林宝环说:“让经济学走出课本,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是这次学习之旅的核心理念。”

活动伊始,同协的代表为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企业讲座,介绍公司如何制定市场策略,保持行业竞争力,并通过太阳能发电和创新包装减少碳排放。此外,学生还了解到鱼浆(surimi)作为主要原料的应用,以及同协在新加坡的市场定位。企业代表还分享了产品定价策略,并分析了市场波动如何影响成本与销量。

最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鱼丸需求弹性的讨论。当企业负责人抛出问题:“鱼丸的需求弹性大还是小?”学生们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需求无弹性,因为无论价格如何变动,消费者仍会购买;也有人认为需求有弹性,因为市场上有许多替代品。最终,企业代表解释,鱼丸属于价格低,需求稳定的食品,因此需求较无弹性。

这场讲座让学生了解到经济学在现实商业中的应用,并引发了他们对企业运营的深层思考。

延伸阅读

【校果】高中语特生浸濡计划 漫游北京与文学美好相遇
【校果】高中语特生浸濡计划 漫游北京与文学美好相遇

冯译玄(高一)说:“作为企业兴趣小组的一员,我觉得这个讲座太有趣了。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公司运作方式,以及如何让企业保持竞争力。课堂上学的供需关系,今天终于在真实商业环境中看到它的实际影响。”

佘玟萱(高二)分享道:“原来经济学和企业运营有这么紧密的联系。没想到经济学竟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次参访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40名南洋初级学院高一学生参观同协食品工业的鱼丸加工厂,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供需关系、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等经济概念。( 同协食品工业提供)
40名南洋初级学院高一学生参观同协食品工业的鱼丸加工厂,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供需关系、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等经济概念。( 同协食品工业提供)

讲座结束后,一行人进入工厂,近距离观察鱼丸的生产过程。从原料筛选、加工、成型到包装,每个环节都展现了自动化技术与人工操作的结合。学生们还在车间品尝了刚出炉的鱼丸,热腾腾的口感让许多人直呼“和超市买的完全不一样”。

在最后的复盘环节,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同协如何调整供应链以应对市场需求,并通过多种销售渠道推广产品。公司善用TikTok、小红书、Instagram和脸书等社交媒体平台,精准吸引目标消费者,如年轻家庭和Z世代。同时,他们也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来满足不同受众。例如,蟹肉棒采用有机植物染料,使产品更健康、更具吸引力。此外,公司还与迪士尼联名合作,增强品牌影响力。未来六个月,他们计划推出一系列全新产品,与以往产品有所区别,以进一步迎合市场需求。

参访结束后,许多学生表示,这次经历让他们对经济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邱惠璘(高二)说:“我很惊讶他们会在包装前先将鱼丸煮熟,同时也学到了鱼丸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这次参访让我对市场运作有了新的认识。”

胡溯恩(高二)则提到:“观察机器运作的过程真的很有趣。最棒的是还能品尝不同种类的新鲜鱼丸,整个体验特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