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空下”音乐分享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弹唱人制作室团队走入了圣安德烈初级学院、务立中学及裕峰中学,让学生感受新谣的魅力。

5月19日,他们来到务立中学,为逾千名学生带来一场动人的演出。除了演唱多首耳熟能详的新谣歌曲,现场也穿插了趣味问答环节,学生们热情参与,气氛热烈。

务立中学1001名学生沉浸在精彩的分享会中。(陈心媛摄)
务立中学1001名学生沉浸在精彩的分享会中。(陈心媛摄)

点播新谣歌曲献上寄语

务立中学在分享会前特别设立了新谣展览,介绍新谣的发展史与具代表性的音乐人。学校还设了点播环节,让学生点播新谣歌曲,并写下祝语献给朋友或老师。这些点播歌曲在休息时间播放,帮助许多原本不熟悉新谣的学生提前接触与了解,之后能更好地沉浸在分享会中。

务立中学特别举办新谣特展帮助学生了解新谣发展的历史。图为学生观赏新谣特展。(陈心媛摄)
务立中学特别举办新谣特展帮助学生了解新谣发展的历史。图为学生观赏新谣特展。(陈心媛摄)

务立中学科学教师金愷玲说,新谣是新加坡人的共同回忆,可以凝聚人心,甚至给予我们一种归属感。她分享在学生时代最喜欢的新谣歌曲为黄譓祯与巫启贤的《邂逅》,初次听时还不太理解歌词,可还是被优美的歌词打动。

中四生金贝睿(17岁)则十分喜欢去年创作组(创意)冠军作品《远亲不如近邻》,已经想把歌曲加入歌单继续听。她惊讶地表示,歌曲听起来好像是专业音乐人制作,没想到竟然是跟她一样的学生写的。中一新生蔡玮恩(13岁)说,起初以为新谣只是老一辈喜欢的音乐,但通过分享会才发现,新谣其实很适合学生。她补充,自己最喜欢的新谣歌曲是小学老师介绍的《细水长流》。

延伸阅读

“新空下”音乐分享会:打破怀旧印象 发现青春创造力
“新空下”音乐分享会:打破怀旧印象 发现青春创造力
“新空下”2025首场新谣音乐分享会 歌声悠扬绽放青春华光
“新空下”2025首场新谣音乐分享会 歌声悠扬绽放青春华光
务立中学科学老师金愷玲(左)认为,新谣是新加坡人的共同回忆;中四生金贝睿(中)说,原来学生也能写出如此好听的歌曲;中一生蔡玮恩(右)通过这次分享会,发现新谣曲目多元化,很适合学生。(陈心媛摄)
务立中学科学老师金愷玲(左)认为,新谣是新加坡人的共同回忆;中四生金贝睿(中)说,原来学生也能写出如此好听的歌曲;中一生蔡玮恩(右)通过这次分享会,发现新谣曲目多元化,很适合学生。(陈心媛摄)

把新谣带入新校园

圣安德烈初级学院高一生萧穩娥(16岁)说,“新空下”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激发年轻人对新谣的兴趣,也为未来立志成为新谣歌手的人提供了一个起点。她闲暇之余喜欢唱歌来解压,所以喜欢这次的音乐分享会。

圣安德烈初级学院高一生萧穩娥(左)认为“新空下”是很好的平台,为未来立志成为新谣歌手的人提供了起点。华文教师陈建东(右) 曾在南华中学带领学生参加“新空下”,他希望能继续在新校园推动新谣文化。(刘欣怡摄)
圣安德烈初级学院高一生萧穩娥(左)认为“新空下”是很好的平台,为未来立志成为新谣歌手的人提供了起点。华文教师陈建东(右) 曾在南华中学带领学生参加“新空下”,他希望能继续在新校园推动新谣文化。(刘欣怡摄)

曾在南华中学带领学生参加“新空下”合唱组的华文教师陈建东,现在圣安德烈初级学院任教。今年,圣安德烈初级学院首次举行“新空下”音乐分享会,他希望能继续在新校园推动新谣文化。陈建东说,先通过歌手的现场演绎,把新谣带进校园,让学生亲身感受新谣与华文的魅力。回忆上次参赛的经历,他最难忘的是与学生们一起排练的日子。比赛时学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让他看见他们截然不同的一面。

至于是否再次参赛,如果来年有学生感兴趣,他不介意与学生组队参赛。他觉得相较于中学生,初院生更成熟,也更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相信若能参与,必定能激发不一样的创意与火花。

圣安德烈初级学院的学生积极参与问答环节并与表演者互动,场面十分热闹。(刘欣怡摄)
圣安德烈初级学院的学生积极参与问答环节并与表演者互动,场面十分热闹。(刘欣怡摄)
圣安德烈初级学院老师接过麦克风,积极参与合唱环节,场面十分温馨。(刘欣怡摄)
圣安德烈初级学院老师接过麦克风,积极参与合唱环节,场面十分温馨。(刘欣怡摄)

通过新谣学习华文更有效

裕峰中学中四生白亦斌(15岁)、许宇岑(15岁)、林祥丰(15岁)受到音乐分享会的启发,一同报名参加“新空下”音乐营。

裕峰中学中四生白亦斌(左起)、许宇岑、林祥丰受到音乐分享会的启发后,便一同报名参加“新空下”音乐营。(张俊杰摄)
裕峰中学中四生白亦斌(左起)、许宇岑、林祥丰受到音乐分享会的启发后,便一同报名参加“新空下”音乐营。(张俊杰摄)

首次接触新谣的白亦斌说,他最喜欢《小人物的心声》,很喜欢师生一起大合唱的热闹氛围。听了分享会后,他更想主动去寻找其他新谣作品来欣赏。 许宇岑则说,虽然只听过几首新谣歌曲,但身为音乐爱好者的她,非常享受这次的分享会。她平时常听华语歌曲,认为通过歌曲学习华文非常有效。林祥丰则偏好节奏较轻快的《远亲不如近邻》,他觉得通过音乐学习华文既有趣又实用,还能学到不少新词汇。

学生们十分积极参与分享会,场面十分热闹。(张俊杰摄)
学生们十分积极参与分享会,场面十分热闹。(张俊杰摄)

2025年“新空下”歌曲填词组开放报名

2025年“新空下”新谣歌唱及创作比赛歌曲填词组别已开放报名,今年的指定主题为“感恩”。师长是求学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以无私的爱和耐心指导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份师生情谊伴随岁月愈发深厚。现在就来以自己的作品向恩师表达心中的感激与敬意。

参赛的在籍学生可结合自身经历,为指定旋律填上歌词,歌名可自拟。优胜作品将在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所举办的“千人谢师宴”上呈现,成为铭记师生情谊的美好见证。

参赛详情

·参赛人数:可独自报名参赛,也可几人合作,但以五人为限。
·参赛资格:在籍中学、初院、高中、工艺教育学院和理工学院学生。个人参赛,学生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或新加坡永久居民。若以小组参赛,则小组成员当中,必须至少一半的参赛者(50%)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报名截止日期:6月20日

你可以到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网站下载比赛所提供的曲子。

若成功入选,主办方将于7月9日至7月16日期间 以电邮的方式通知参赛者。

《新空下2024》学生创作歌曲合辑现已发行,欢迎到“新空下”合辑专页欣赏学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