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空下” 全国学生新谣音乐节于5月23、24日,在新科技中学为学生举办为期一天半的日间音乐营。今年的音乐营吸引大约235名中学、高中、理工学院和大学生参加。同时邀请了本地知名音乐人韩睿君、林思彤、詹辉朕、林倛玉与张乐声为学生授课,传授舞台经验、声乐互动、作曲与作词技巧等。

“新空下”音乐营圆满落幕,约235名学生齐聚新科技中学,听导师授课,学习舞台经验、作词作曲技巧等。图为音乐营大合照。(陈心媛摄)
“新空下”音乐营圆满落幕,约235名学生齐聚新科技中学,听导师授课,学习舞台经验、作词作曲技巧等。图为音乐营大合照。(陈心媛摄)

5月24日(星期六)是音乐营的第二天。当天早上,由詹辉朕担任导师带领学生进行暖场游戏,营造轻松氛围。接着,林倛玉讲授基础作曲知识,张乐声则从歌词创作入手,强调写词就像是在说故事,须层层递进。午餐过后,学生进行两个小时的歌曲创作,作曲填词。最后学生带着作品上台,由林思彤与张乐声点评。他们给学生许多改进作品的建议,在场学生获益不少。

学生上台表演创作的歌曲,导师们在一旁给予现场点评与建议,帮助他们完善作品。(陈心媛摄)
学生上台表演创作的歌曲,导师们在一旁给予现场点评与建议,帮助他们完善作品。(陈心媛摄)

创作灵感源自校园日常与初恋

来自新科技中学的五名学生俞正杰(中二,14岁)、郭佳勋(中二,13岁)、汪涼子(中四,15岁)、周琪渊(中二,13岁)与白釗至(中二,13岁)因新空下结缘,原本不认识的五个人计划一起参加“新空下”创作(公开)组别比赛。白釗至说,自己参加音乐营是希望提升作曲能力,他在团队中主要负责作曲部分。汪涼子则主要负责填词,他说,歌曲灵感源自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初恋回忆,透过歌词与旋律传达青春期难以言喻的情感。五名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参赛词曲,谱写出属于他们的学生时代。

新科技中学的五名学生俞正杰(左起)、汪涼子、郭佳勋、周琪渊与白釗至,在音乐营中结识,并组成创作团队,计划参加“新空下”创作组比赛。(陈心媛摄)
新科技中学的五名学生俞正杰(左起)、汪涼子、郭佳勋、周琪渊与白釗至,在音乐营中结识,并组成创作团队,计划参加“新空下”创作组比赛。(陈心媛摄)

对于音乐营,汪涼子印象最深刻的是导师点评环节,他一开始没想过要上台呈献作品,但既然来了,那就试试看。汪涼子坦言,原本担心歌词表达不清楚,然而导师的肯定给予了他极大鼓励。虽然还有待加强,但歌词有传递出他想要表达的情感。

导师建议有助丰富对音乐表达的理解

来自芽笼美以美中学的中二生梁恺芯(14岁)因热爱音乐而报名参加音乐营。她希望通过音乐向大家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想法,并表示有意参加“新空下”比赛。音乐营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作词作曲的教学环节,她不仅收获了实用的创作技巧,教学内容也大大丰富了她对音乐表达的理解。自学音乐的她上台表演歌曲,得到了导师们的建议。对于点评环节,她说:“我觉得导师给的建议特别重要,能让我更好地改进作品,对歌曲的提升帮助很大。”这些建议会成为她之后修改创作的重要参考。

延伸阅读

“新空下”音乐分享会:校园办展览 学生沉浸新谣魅力中
“新空下”音乐分享会:校园办展览 学生沉浸新谣魅力中
“新空下”音乐分享会:打破怀旧印象 发现青春创造力
“新空下”音乐分享会:打破怀旧印象 发现青春创造力
芽笼美以美中学中二生梁恺芯说,音乐营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作词作曲的教学环节,她学到了很多关于创作音乐的知识。(陈心媛摄)
芽笼美以美中学中二生梁恺芯说,音乐营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作词作曲的教学环节,她学到了很多关于创作音乐的知识。(陈心媛摄)

来自务立中学的张荠匀(15岁,中二)与陈蓉蓉(17岁,中三)首次参加音乐营,初次接触歌词与旋律创作。在点评环节,她们用原创歌曲诠释了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负责作词的张荠匀以自己的经历为灵感,描写初来新加坡时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后来逐渐适应环境,获得朋友支持的过程。陈蓉蓉则负责谱曲,她说:“作曲时,我一边读歌词,一边思考如何用旋律去配合歌词。”两人也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类似活动,张荠匀补充道:“就算没有基础也可以来,真的会很好玩,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来自务立中学的张荠匀(右)与陈蓉蓉(左)上台呈献作品,接受导师们的点评与建议。(高静娴摄)
来自务立中学的张荠匀(右)与陈蓉蓉(左)上台呈献作品,接受导师们的点评与建议。(高静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