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月15日下午,随着决赛的结束,华侨中学高中部举办的首届华苑诗词大会圆满落幕。这场由校内语特(语文特选课程)学生自理会举办的古诗词比赛,以三人为一组,开放给华中中学部、高中部,以及南洋女子中学校的学生报名,最终共吸引了60名学生参与初赛,其中18名学生选手成功进入决赛。

这次比赛的负责老师李宜幸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前参赛者,受到这档节目启发,希望可以通过这次比赛鼓励学生多阅读、接触古典诗词,体会诗歌之美。她说:“对于一些同学而言,古诗词可能显得很遥远。但我一直想给同学们传达一个理念:诗歌其实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的。”

今年决赛邀请到全球汉诗总会会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林立,以及莱佛士书院高中部华文和华文文学老师张家昱到场。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两位老师针对比赛中出现的诗词作出不少点评,为现场的学生观众讲解了许多古诗词背后的小故事和内涵。

林立副教授在为现场众人讲解莱佛士书院高中部华文和华文文学老师张家昱的诗。(华侨中学高中部李星逸摄)
林立副教授在为现场众人讲解莱佛士书院高中部华文和华文文学老师张家昱的诗。(华侨中学高中部李星逸摄)

比赛形式新颖有趣

为了全面地考验学生在古诗词方面的能力,也为了让整场比赛更有趣味,这次比赛不仅局限于简单的诗词接龙,更是加入了各种具有挑战性的环节。例如,“穿针引线”就要求选手在九宫格的九个字中找到一首五言诗句;“线索推理”环节则采用抢答制,选手须利用提供的线索,来猜一诗人或一首诗词。

延伸阅读

【校果】激辩校园热点——华中母语双周“德馨杯”辩论赛
【校果】激辩校园热点——华中母语双周“德馨杯”辩论赛
【校果】“黄城夜韵”创新蜕变 演绎百态人生挖掘复杂人性
【校果】“黄城夜韵”创新蜕变  演绎百态人生挖掘复杂人性

在众多环节中,最具特色,也最紧张刺激的环节莫过于飞花令。这次飞花令的主题字是“月”,选手以组为单位,轮流说出一句有“月”字的诗句。如果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说出一句别人没答过的诗句则淘汰。最终,六队选手在现场的表现异常出色,总共连续对出70多句诗,令许多观众连连叫好。

南洋女子中学校的中四选手张诚成(16岁)说,这次比赛是她参与过最有趣,也是最好玩的比赛。在比赛后,她开始日常性地阅读古诗词,希望可以增加自己的诗词储备量。

观众苏琦雯(18岁,高二)说:“这次比赛对我而言很新奇,而且还有和观众互动的环节,让我们都觉得特别好玩。”

抱恙上阵仍摘桂冠

在激烈的角逐后,华中高二学生邓天慧、彭怡茜,以及黄端端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她们三位作为诗词爱好者,平日里本身就喜欢阅读背诵古诗词。为了这次比赛,她们更是做了不少额外的训练。例如,为准备比赛中的飞花令,他们对“风花雪月春夏秋冬”这八个常见字都做了大量准备。最终,他们也成为飞花令环节的获胜者。

比赛当天,邓天慧虽然生病发低烧,可是仍然坚持上阵比赛。她说:“参与了这次比赛后我才发现,其实学校里喜欢古诗词的人并不如想象中的少,这次比赛让我认识了很多其他的爱好者。”

比赛结束后,所有选手、老师、嘉宾一起拍大合照。本次比赛冠军为黄端端、邓天慧、彭怡茜(分别为第一排右二、右三、右四)。(华侨中学高中部苏翰乐摄)
比赛结束后,所有选手、老师、嘉宾一起拍大合照。本次比赛冠军为黄端端、邓天慧、彭怡茜(分别为第一排右二、右三、右四)。(华侨中学高中部苏翰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