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不仅是一个人最早学会的语言,更是承载我们文化与情感的纽带。秉持推广华语和华族文化的理念,淡滨尼美廉初级学院在4月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母语双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并发掘华族文化的深厚内涵。

在华文部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学院在早晨播放华文流行歌曲,也在课堂中举办华文抢答乐。连续三个早晨,学生在朝会上向全体师生分享中文谚语,主题围绕着知识、毅力与谦逊。

经营传统茶庄的不易与艰辛

白新春茶庄是位于牛车水的百年老店。老板白进火,是茶庄的第四代传人,也是百年茶庄的守护者。学生参观白新春茶庄,了解新加坡茶文化以及白新春茶庄的历史渊源。茶庄里摆设了各式各样的茶具,古色古香。老板白进火和经理阮英华耐心地给学生传授烘茶、包茶、泡茶和品茶的知识。在获得“真传”后,学生们舀起茶叶,亲自泡茶并品尝自己的学习成果。

白进火细谈茶庄能保留至今的策略。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下,茶庄必须改变经营方式。为了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喜好,以及让自己的产品更加独特,白新春茶庄近期还推出了气泡茶这一独特的创新茶饮。学生们认识到经营传统茶庄的不易与艰辛,带着这份宝贵的学习经验回到校园。

白进火在白新春茶庄为学生讲述茶庄的历史。(联合学生通讯员摄影施策摄)
白进火在白新春茶庄为学生讲述茶庄的历史。(联合学生通讯员摄影施策摄)

老字号饼家发掘新商机

东兴饼家是位于牛车水的一家老字号饼家,售卖各种传统糕饼。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菱形蛋挞。来到东兴,整家店都散发着传统糕饼浓郁的香味。老板方惠强十分热情地端出热腾腾的蛋挞给学生品尝。蛋挞里的奶黄馅丝滑软嫩,伴随着酥脆的蛋挞皮,大家吃了齿颊留香,赞不绝口。

延伸阅读

【校果】折梅花大扫除舞狮助兴 淡美初院庆新春仪式感满满
【校果】折梅花大扫除舞狮助兴  淡美初院庆新春仪式感满满
【校果】淡美初院师生置身魔法世界欢庆教师节
【校果】淡美初院师生置身魔法世界欢庆教师节

方惠强细心讲解饼家的历史,并对比最初与如今的经营方式。与白新春茶庄一样,东兴饼家的生存法则也是紧跟时代的步伐。糕饼的包装设计别出心裁,完美采用了亮色来吸引更多顾客。此外,东兴饼家在互联网发掘新的商机,使用社交媒体广泛宣传,吸引更多年轻的顾客群。学生离开之前,方老板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个个包装精美,精心烘培的迷你核桃酥给大家带回家。学生们在收到小礼品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

东兴饼家老板方惠强细心讲解饼家的历史,并对比最初与如今的经营方式。(联合学生通讯员摄影施策摄)
东兴饼家老板方惠强细心讲解饼家的历史,并对比最初与如今的经营方式。(联合学生通讯员摄影施策摄)

走出东兴饼家,老师继续引领学生漫步在直落亚逸街道上,一路上将古老建筑尽收眼底。从天福宫、崇文阁、旧英华校舍、旧中华医院,一直到牛车水古井,犹如走进时光隧道,徜徉在百年前的狮城街巷之中。

陈子谦用影片述说历史

母语双周的压轴节目是4月30日为600多名修读华文的学生举办的《电影·60》。受邀到场的表演嘉宾有本地导演陈子谦、歌手范平庚与傅巧涵。

陈子谦导演讲述了我们祖先过番而经历的艰辛,他们长途跋涉,背井离乡到新加坡打拼。接着,学生也观看影片《老人与河》,了解过去祖先在新加坡河畔辛勤劳作的生活风貌。他也借作品《881》以及《十二莲花》,分享了戏台和歌台对他而言,是非常有趣和重要的。当电视还没有普及时,戏台和歌台是昔日本地华人的娱乐方式。戏台也启发陈导演想拍电影:小时候的他在看戏时,并不明白台词是什么,便会靠着自己的想象去猜测,这也无形中激发了他对电影艺术创作的兴趣。

在讲述本地的共同记忆时,陈导演通过纪录片《老朋友》介绍了新加坡本地美食。无论是老一辈或年轻的新加坡人都在小贩中心享用过本地美食,例如:海南鸡饭、福州鱼丸、罗杂等等。这些古早味美食不仅带来味蕾上的享受,也带来了童年的回忆,并增强了对新加坡人身份的认同。

陈子谦导演通过电影讲述华人祖辈的历史面貌。(联合学生通讯员摄影施策摄)
陈子谦导演通过电影讲述华人祖辈的历史面貌。(联合学生通讯员摄影施策摄)

歌手台上献唱学生台下合唱

到了歌唱环节,本地歌手范平庚和傅巧涵献唱了多首华语流行歌曲。范平庚也献唱了他自己作曲的《难道》。这首歌歌词浅白易懂、旋律轻快,非常悦耳。随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响起,学生都欢呼尖叫,随着伴奏歌唱。学生们都举起手机,开启手机闪光灯,化身成为闪耀的星星。放眼望去,仿佛能看到一整条银河在观众席上熠熠闪烁。

本地歌手范平庚热情演唱个人创作歌曲。(联合学生通讯员摄影施策摄)
本地歌手范平庚热情演唱个人创作歌曲。(联合学生通讯员摄影施策摄)
傅巧涵在台上为学生献唱歌曲。(联合学生通讯员摄影施策摄)
傅巧涵在台上为学生献唱歌曲。(联合学生通讯员摄影施策摄)

淡滨尼美廉初级学院母语部主任许思伟说:“今年的母语双周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有奖问答比赛挑战学生的知识,促进对华文和华族文化的学习。我们的大型增益活动《电影·60》,配合新加坡建国60周年,透过陈子谦导演的影视作品,了解新加坡华人身份的演变和新加坡独特的华族文化。本地艺人的表演让学生们欣赏华语流行歌曲,接触本地的演艺界。这些活动可说是寓教于乐,学生都在欢乐中学习华文华语,带走了满满的收获。”

淡滨尼美廉初级学院院长冼健豪 (前排右二)、导演陈子谦(前排右四)、歌手范平庚(前排右三)和傅巧涵(前排左三),与华文部老师和高一学生合影。(联合学生通讯员摄影施策摄)
淡滨尼美廉初级学院院长冼健豪 (前排右二)、导演陈子谦(前排右四)、歌手范平庚(前排右三)和傅巧涵(前排左三),与华文部老师和高一学生合影。(联合学生通讯员摄影施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