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街头艺人随处可见。近来,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学习和工作之余,成为“兼职”街头艺人。根据国家艺术理事会网站数据,本地约有400名注册街头艺人,其中每两名街头艺人中就有一位年龄在35岁以下。

他们为什么要做街头艺人?体验如何?本期《青春+》走近两组街头艺人,了解他们的初衷与体验。

张咏岚:拥抱每一次的不确定

新加坡国立大学二年级学生张咏岚 (20岁),2023年中旬和朋友开始不时在乌节路威士马广场(Wisma Atria)阶梯和滨海湾濒水步道表演,至今已两年。她是吉他手,朋友是歌手。

在张咏岚看来,街头表演与舞台表演最不一样、也最有魅力的点,是它的不确定性,以及与观众共同留下的温暖回忆。(受访者提供)
在张咏岚看来,街头表演与舞台表演最不一样、也最有魅力的点,是它的不确定性,以及与观众共同留下的温暖回忆。(受访者提供)

其实,张咏岚此前一直想尝试街头表演。记得首演前,紧张的她和朋友花了两小时排练表演曲目,在正式演出时甚至有些手足无措。

“起先蛮尴尬,观众不多,我们也不懂得如何和观众互动。不过,当观众慢慢聚集,认真听我们的音乐时,我的紧张感慢慢消失,觉得只是和朋友即兴合奏。”

延伸阅读

他将古筝带入街头 传统乐器奏出现代生活烟火气
他将古筝带入街头 传统乐器奏出现代生活烟火气

张咏岚随着表演次数增加愈发从容。现在,她拥抱每次演出的不确定性,“街头表演即兴、自由,也能与观众互动。”

有多即兴?她现在和朋友演出前几乎不排练,在确定表演曲目后就各自私下练习。表演中途,她们也让观众点歌,有的歌她们甚至没有听过。

“一般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现场听原唱并立即练习。我作为吉他手,会找这首歌的和弦。”多数时候,她们都能顺利过关。

相比演出,街头表演更自由,容错率也更高。张咏岚说,一次失误,她将吉他弹高一个音,这可“苦了”朋友,一边向她使眼色,一边“哀怨”地以更高的音唱完整首歌。不过,观众依然热情鼓掌,她们也把它当成趣事。

除了和观众的互动,张咏岚也热爱街头艺人间的彼此帮扶,每次都让她觉得“窝心”。(受访者提供)
除了和观众的互动,张咏岚也热爱街头艺人间的彼此帮扶,每次都让她觉得“窝心”。(受访者提供)

她喜欢和观众的互动。有一次,一名观众在她们表演伤感歌曲《我们的秘境》(Somewhere only we know)时突然上前热舞,让她们始料未及。

“我蛮诧异,不过也很开心见到他忘我地享受我们的音乐。这些难以预料、充满人情味的互动,是我爱街头表演的原因。”

最让她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傍晚在威士马广场台阶前表演时,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蹒跚走向她们点歌,却不知歌名。于是他又走向坐在台阶观看的父母,拿了播放着《字母歌》视频的iPad回来问张咏岚和朋友:“你们能唱这首歌吗?” 她们为他唱了两段副歌。

街头艺人之间互相帮扶

除了观众,街头艺人间也充满友爱,大家彼此帮扶。张咏岚说,有一次在滨海湾演出,前一位街头艺人离开前,拿着一个音箱朝她们走来,还把音箱送给了她们。还有一次,另一位街头艺人在她们演出前,帮她们架设好灯光才离开,因为晚上表演,光线很重要。艺人间的友爱帮扶令她十分感动。

张咏岚坦言,街头表演的收入并不稳定,很大程度上与表演地点和时间相关。她透露,在乌节路和滨海湾两处地段,两小时表演的总收入平均可获得约80至100元。然而,扣除来回运送设备的打车费,收入寥寥无几,但她依然开心。

“街头表演让我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若不是街头表演,我可能永远不会和陌生人有这么多接触,留下如此多难忘瞬间,变得如此自信。” 张咏岚分享街头表演带给她的改变。

“街头表演也让我明白音乐不仅与艺术家有关,观众与音乐的互动也很重要。音乐的意义,在于和听众分享。”

沈婉晶与黄嘉玮:街头表演窝心又“寒心”

“你也喜欢玩音乐?” “要不要一起上街头演出?”2023年工作时的两句闲聊,奠定了沈婉晶(22岁,新加坡国立大学一年级学生)和黄嘉玮(26岁,金融业者)的街头表演之旅。他们此前从未在观众面前演出过。二人的主舞台在海军部地铁站外走道,观众以附近居民为主。与张咏岚类似,他们平均2小时收入约80元。

用音乐连接观众,是沈婉晶(左)和黄嘉玮最喜爱的部分。(王博涵摄)
用音乐连接观众,是沈婉晶(左)和黄嘉玮最喜爱的部分。(王博涵摄)

邻里不乏“热心听众”,黄嘉玮说,有次表演前给吉他调音时,一名“安哥”突然路过,给他两元纸币后径自走开,让他们诧异又暖心。表演时,也曾有年长者买水给他们。

他们在街头表演时会精心安排曲目,贴合观众口味。沈婉晶说,年长观众较多时,他们会表演广为人知的华语歌;年轻人较多时,则会唱热门歌曲。圣诞节时,他们就表演圣诞颂歌。

“是观众对我们表演的驻足和喜爱,让我们保持热情,认真做下去。” 黄嘉玮说。

街头表演也会出现“寒心”瞬间。黄嘉玮说,当他们告诉观众“这是最后一首歌”时,观众反倒开始离开。不过,不少观众仍会留下,并在演出结束后和他们聊天,给更多“赏金”。

应观众邀请在婚礼上表演

黄嘉玮透露,有一次他收到一条婚礼表演的邀请私信。原来,这对夫妻在初次约会时,刚好看到他们的表演并印象深刻,遂邀请他们见证二人的结婚典礼,并献上一曲。

这份经历让他们对自己的演唱和吉他水平更自信,也对音乐更有感悟。

“音乐真的能够连接人心,我们的表演也能积极影响别人的生活。这种感觉真的很窝心。只要时间和条件允许,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张咏岚、沈婉晶与黄嘉玮都认为街头表演证较易获得,但在热门地点演出却是一场“运气比拼”。

根据国家艺术理事会网站,每年每季度都有试镜周期,感兴趣的艺术家可线上报名。试唱后,通过的艺术家就会收到表演证。

黄嘉玮说: “不过,热门表演地点须抽签分配,会在每月1日和15日开放为期三天的抽签申请。其他地点则先到先得,因此提早预订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