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是我每天需要很认真思考的问题。

过了二十岁后,人生每日的缩影就是三个时段的切割:八点,十二点,六点。

八点是一天里最艰难的时刻,与被窝和思想的战争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被子和床垫带着日光和洗衣粉的香气,像是一大团柔软的棉花,十分蛊惑人心。身陷其中的时候通常需要额外坚强的意志力才能从中脱离。数十次中总有些时候我会不敌对手,从而败下阵来,选择和罪恶的床褥再呆上一天。在这类情况里,心情是压力的快乐。无形的压力来自于和被窝分手之后,需要和他人交代的解释。

我一直很疑惑,身心疲倦到底为什么不能成为合理的理由,这个病症我已经久病成良医,自我诊断得十分精准,但奈何不被人接纳,只好再瞎找个别的病症再浑水摸鱼一天。我对自身的需求了解透彻,但我对人体的认知还需进步。与真正的医生会面时,虽说我会尽善尽美地科普即将来临的胡编乱造,但有时仍能感受到从他们眼下镜片反射出的戏谑目光。看破不说破,是成年后最优雅的美德。

饭点从中午十二点开始。一天里最重要的时刻就在此。这是“天”这个计量单位里的精华,是第二的期待。但这个选择要做好,它会铺垫余下四小时的基调。每当这么切割时间我就觉得我的人生还是蛮蹉跎的,一日过后我的幸福感之一居然来自于中午吃没吃上好饭。

延伸阅读

黄枷谊:人类的缺觉
黄枷谊:人类的缺觉
黄枷谊:咸鱼见闻——即听八卦又看书
黄枷谊:咸鱼见闻——即听八卦又看书

前段时间,我做了非常可怕的菜单制定。好吧,这是美化过后的陈词,我也就是固定工作日中午就只吃一样食物。我坚持了一整年后得出了人生形如嚼蜡的结论,然后放弃了这个丧失天良的实验,开始涉足不同的食物领域,然后再次得出了工作日吃饭就是再实行补充能量的第二结论。但在可控范围内给自己一点选择的期待和余地还是有点快乐的。相较于比较朴实地吃饭,我觉得喝点饮料更可以迅速地扩张快乐感,顺滑的甜腻味儿入口时每个细胞仿佛在期待地蹦跳,有种叛逆身体的畅快感。

六点。今日的第一期待时刻。穿越八点和十二点的各个小时都只是为了迎接这个时段的降临。分针抵达终点的瞬间,我也就踏出了这个每天困住我的地方,获得约12小时的自由放风时间。人生就这么地过的时候,我就会感叹,人类真的是非常有自制能力且吃苦耐劳的生物,大多数人都应该被冠以卧薪尝胆的美名。那这段自由的时间该干些什么呢,我屋里的沙发概括了我自由后一切活动。人体精力的高低在这段时间里分晓,反正我只能吃一定的苦,再超越的我就会放弃。

人生在世,年轻的我就悟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不要对自己过于苛责,不需要每个小时都充满意义,荒废时光也是可以被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