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学生通讯员俱乐部邀请到资深记者余忠达以及《青春+》专栏作者高静娴,于6月7日在大巴窑北报业中心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大型写作培训营。这次活动吸引了40多名学生通讯员参加,旨在提升通讯员的写作能力,并希望参与者可以通过嘉宾的分享,了解文字工作者的日常生活。
进入记者视角学写新闻头
余忠达十多年前踏入新闻行业,曾经在《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担任过记者,拥有丰富的写作经验,现今在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旗下学生报工作。他以分享记者日常工作为起点,随后为学生通讯员讲解新闻写作的要领,以及做采访的实用技巧。
为锻炼通讯员随机应变的能力,余忠达模拟意外新闻现场,亲自扮演受访人物,随机抽取通讯员来练习做采访,并要求他们在现场练习写新闻开头。
实习学生通讯员骆俊辉(励正中学,中三)说:“忠达哥的讲座很有趣,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例如怎么在50字内写好报道开头。当时余达哥将麦克风递到我手中时内心是比较紧张的,不过之后习惯了就好了些。”
余忠达说:“学生们当天都很认真,特别是一起试写新闻头的时候,有些比较害羞的学生尽管有点怯场,也尽力答题。我其实挺佩服的,也很欣慰。”
延伸阅读
快乐与技巧双丰收
《青春+》专栏作者高静娴目前是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的大二学生。她作为《联合早报》副刊字食族成员(第八届字食族专栏作者),当天也为学生通讯员分享了写作历程,以及她在早报副刊实习的经历。
在副刊实习期间,高静娴不但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也从中收获颇丰,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能和知识。她认为,一名成熟记者是必须能够在写报道和文艺稿的模式之间,来回之间切换自如。
除了两位嘉宾的分享,通讯员俱乐部的三名写作培训当天也讲解了学生投稿的常见错误,同时也分享了专题报道的技巧。写作培训之一董涵瑞也是第九届字食族成员。她当天为通讯员分享了文艺写作的技巧和经验。
实习学生通讯员庄铭棋(德明政府中学,高一)说:“写培的分享让我更好地了解了报道与文艺稿的要求。之前写散文时,我没太在意格式,如今在写培的分享下,让我在写稿时更有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