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15名青年写作爱好者齐聚虎豹别墅,进行字食族十代目的第二轮选拔——“于是我写”特别企划;写作导师为本地剧场工作者、《联合早报》副刊专栏作者梁海彬。“师徒”一行探秘80多年前的老建筑,眼观历史文化神话,现场即时写作两篇,最终将以300字相关图文参与甄选。

本次通过初选的创作者来自新加坡中学、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还有一名是即将开学的大一新生。相比于往届,这届选手平均年龄较小,为《联合早报》副刊字食族学生专栏提供更多年轻血脉。

成为字食族,必须要有“食”字的能力与勇气。上一届作者的甄选工作坊,坐标为阴雨森森的武吉布朗坟场。新一代候选人们则走进一些国人的童年“梦魇”,这次的选拔地点从墓地转到了以“十殿阎罗”远近驰名的虎豹别墅,只考验最敢写的那群人。

字食族建立起代际相传的社群。字食族第五代作者孙靖斐(左一)和李心仪(右一)、第四代作者郭毅杰(右二)以及第七代作者张子奕(左二)共赴写作活动,为征选者打气。(龙国雄摄)
字食族建立起代际相传的社群。字食族第五代作者孙靖斐(左一)和李心仪(右一)、第四代作者郭毅杰(右二)以及第七代作者张子奕(左二)共赴写作活动,为征选者打气。(龙国雄摄)

共和理工学院学生李伊然(17岁)参与过多次字食族活动。她说:“每次都很累,去年是下雨的坟场,今年是暴晒的花园。”智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下,诞生了心心相惜的写手情谊。李伊然在各类活动中结识了写作同好,她表示,很喜欢字食族营造起来的社群。

参与字食族十代目第二轮选拔的“候选人”在现场进行即时写作。(龙国雄摄)
参与字食族十代目第二轮选拔的“候选人”在现场进行即时写作。(龙国雄摄)

期待学生用直觉与感官写作

虎豹别墅得名于“虎标”创办人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当年也称“万金油花园”,花园内雕塑林立。梁海彬曾撰写文章介绍它的前世今生,现场的学生作者则倾听线下导览版本,移步换景地感受真实历史。身为导师的他期待学生们用直觉与感官写作,“感受到了什么或者没有任何原因,于是我写出这样的文章。”

延伸阅读

征选第九代字食族 武吉布朗雨纷纷 探访先人墓碑故事
征选第九代字食族  武吉布朗雨纷纷  探访先人墓碑故事
重游虎豹别墅 遇见童年身影
重游虎豹别墅 遇见童年身影

两年前,梁海彬也负责在武吉知马火车站进行的八代目征选。不同的地点,相同的关注,他致力推广更多生态与户外书写,鼓励年轻创作者记录当下体验。大多数参选者首次到访虎豹别墅,梁海彬没有按照景点介绍牌对应讲解,而是给予学生们自由想象空间。

年轻写作爱好者正专心聆听导师梁海彬(右一)讲解文史。(龙国雄摄)
年轻写作爱好者正专心聆听导师梁海彬(右一)讲解文史。(龙国雄摄)

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来自南侨中学的中三生陈柏欣(15岁)和邓珈沂 (15岁)接收到了导师的信号。她们在两次写作分享中主动发言。活动结束后,陈柏欣感叹:“原来在新加坡有这么多故事,我要好好读书,了解更多历史文化。”而邓珈沂受光怪陆离的雕像启发,想尝试图像小说,用更多方式表达自我。

南侨中学中三生邓珈沂(站立者)和大家分享现场写作的作品。(龙国雄摄)
南侨中学中三生邓珈沂(站立者)和大家分享现场写作的作品。(龙国雄摄)

从大门对联到郁达夫题字,从牛羊婚姻到八仙过海,各大文化经典立体重现,梁海彬提示着用昔人眼光踏入场地。写作第一站为广告词撰写,学生们联想万金油的清凉,结合诡异奇幻的的雕塑群,用戏谑或商业的口吻推荐这处文化地标。

热身之后便是更深度的创作,梁海彬先设计了写明信片谈论虎豹别墅的题目,又在最后几分钟,要求作者们向不认识的学生索取一句话加入最初作品。写作体验不断变幻,大家的书写对象有在国外的表弟,也有杜撰的在天堂的父亲。

参与第十届字食族第二轮选拔的学生在这次体验中结识了写作同好。(龙国雄摄)
参与第十届字食族第二轮选拔的学生在这次体验中结识了写作同好。(龙国雄摄)

华侨中学高中部的邵裕𦒍(高二)和莱佛士书院高中部的隋子茜(高一)都认为,这次企划很有新意,引导着他们思考“无厘头也是种风格”,好的作者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本次决选稿也将上载至“于是我写”网站,这是梁海彬为青年创作者提供的写作平台。这批作者的认真写作状态让他“不敢”靠近,他希望不论学生们有没有被录取,都要坚持写下去。

15名第十届字食族候选人与往届字食族成员一起合影。(龙国雄摄)
15名第十届字食族候选人与往届字食族成员一起合影。(龙国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