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住院号:0011
姓名:黄信谊
性别:女
年龄:25
日期:2025-07-18 科室:心理自诊
病史:
无
病人主诉:
从房间的侧窗望出去,视线穿过一层层绿荫,看见几位歇坐的老人,面朝着大路,一字排开。时而歪头与邻座低语几句,时而抬手指挥着停靠在路边的快递员。他们对于小区的人来人往了如指掌,形成了一道奇妙的防线,分担着保安的指责。我已记不清窗外那棵树的年龄,对于树下老人的年岁也愈发模糊,只知道探头张望的动作几乎成为了肌肉记忆。若是没瞧见熟悉的身影,心里总免不了有几分不安。
树梢上的叶子生芽、枯黄、凋落,在不经意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着周期。老人的轮椅碾过满地的枯叶,沙沙作响,她方才知晓又一年过去了,只是不似这迎春的嫩芽,四季的流转只是生命递减的倒数。有几次我从那条大路经过,不同的视角才发现时而的歪头不一定是交谈,而是午后阳光下昏昏入睡的姿态。我从窗边幻想着他们热切交换着小区的闲话八卦,现实却是几声轻鼾中夹杂着零碎家常,无比寂寥。我想:老人面前无论是车水马龙的大路,是心旷神怡的大海又或是起伏的大山,都已不再重要,任何景色在他们眼中都褪去了语言的修饰,只剩下平静的叙述:“只是大路,只是大海,只是大山。”
地坛公园的砖块层层叠叠,远看如波光粼粼的浪花,我想,史铁生或许也曾在这样的光影中,看见过一抹恣意畅游的蓝色。行动的局限灌溉了想象的肆意生长,为了追寻“生”的希望,翻越篱笆与围墙,漂浮在夜晚的大海上遥望明亮的月光。或许对他而言,面前的景色早已超越具象的意义,它们都是“生”的藤蔓编织出来的梦的摇篮,不再停留于表面的词语:“不止大路,不止大海,不止大山。”
终有一日,树下的身影斑驳,大树目送着轮椅碾过的长长轨迹,再未迎来昔日的陪伴。眼前的白浪翻涌,卷走了落叶,带走了记忆,也带走了轻轻鼾息的午后。我离开驻足的窗边,坐在了树下的长椅,透过老人的一双眼睛,我看见了半生的静守与目送,等待着家人的归家,目送着渐远的背影。或许,守望也是一种旅行,只是足迹乘着风落在了某人的心上。
“这次的拜访,我并非在寻找什么处方。只是心上忽然泛起一阵轻微的瘙痒,像是某人的目光与守望不经意地落在了心里,让我想起了一些人,也悄悄原谅了许多事。也许心理自诊,真的有些疗效吧。”
处方:
无
报告医师:黄信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