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门槛高,不再是阻碍?瞄准市场“缝隙”或选择低成本模式才是新时代创业趋势。近年,政府与企业推出多项支持举措,包括设立创业孵化平台、提供创业基金等,为年轻人营造有利的创业环境。当下年轻人创业,真的还只是局限于“赚快钱”“易赚钱”“钱生钱”的老套模式吗?他们在创业中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寻获意义和乐趣 为社会创造价值

九年前,刚完成O水准考试的周凯(26岁)在等待成绩放榜的空档期,决定和弟弟周涵(24岁)一起尝试创业。他们的灵感来源于儿时最爱的乐高,那种动手组装的乐趣唤起了他们对DIY的热忱,也让他们想起小时候在家中亲手修理水管和冷气机的经历。

于是,他们创立了家电维修服务公司Repair.sg,提供上门维修水管和冷气机、杀虫等服务。公司目前累计服务超过两万名客户,2024年营业额突破170万元。

周凯和弟弟周涵于2016年创立了家电维修服务公司Repair.sg,提供上门维修水管和冷气机、杀虫等服务。(张俊杰摄)
周凯和弟弟周涵于2016年创立了家电维修服务公司Repair.sg,提供上门维修水管和冷气机、杀虫等服务。(张俊杰摄)

两个年轻人踏入了高度依赖口碑、以熟客为主的传统行业,过程中自然少不了质疑与碰壁。幸运的是,这是一个以服务为导向的行业。创业初期,兄弟俩只有在客户下单后才购买所需的工具和零件,从而降低了前期投入和不确定性,试错成本也相对较低。

随着口碑的建立,生意很快步入正轨,收入也渐渐稳定。哥哥周凯从新加坡理工学院商学院毕业前夕,兄弟俩单月的个人收入已经可以比肩多数刚踏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在确认这是他们愿意投入一生的行业后,周凯向父母透露自己不打算继续升学的想法,希望能够全职投入公司的经营。

延伸阅读

市集摊位租金50元起 他要为年轻创业者撑伞
市集摊位租金50元起 他要为年轻创业者撑伞

周凯认为,当代年轻人相较于父辈拥有更多的资源与机会,因此更应跳脱“追求稳定收入、打一辈子工”的传统思维模式。他说:“我不希望自己一辈子都在为别人的梦想和利益奔波。能够为了自己坚守的理念和热忱而努力会让我更有动力,也会更幸福。”

尽管没有继续升学,周凯始终积极寻找不同途径提升自己、增强技能。他不仅重返新加坡理工学院修读持证电工预备课程,也在新加坡建设专科学院完成水管安装与维修课程,希望尽早成为持证电工与水管工。

弟弟周涵从淡马锡理工学院商学院毕业后,也选择效仿哥哥不念大学的路径,并同样获得了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周涵指出,年轻人选择创业并非走捷径。正是因为年轻,很多人会认为他们技术经验不足,管理年长员工也面临挑战。

他说:“拥有自己的生意,意味着在工作时间和经营理念上有更多自主权,但这些都是有代价的。创业不可以只是有利可图,更多是在过程中找到意义和乐趣,为社会创造价值。”

勇闯中介业 科技重塑新格局

从童年经历中找到创业灵感的还有林伟杰(26岁)。因为从小由女佣照顾长大,他深刻体会到一个家庭要找到合适可靠的女佣有多么重要和难能可贵,因此他创办了一家外籍劳工中介公司,目前刚满一年。

林伟杰2024年创立了中介公司Thirteen Employment Agency。除了引进外籍女佣,也为本地建筑公司招募外籍客工。(张俊杰摄)
林伟杰2024年创立了中介公司Thirteen Employment Agency。除了引进外籍女佣,也为本地建筑公司招募外籍客工。(张俊杰摄)

林伟杰说,投身这个行业的年轻人不多,原因包括初期投入相对较高,不仅需要人脉以确保稳定的女佣来源,还必须频繁与各国大使馆和劳工部门打交道,处理复杂的合同事务。

林伟杰在新加坡完成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市场营销和新闻学学位后,看准了本地中介行业的结构性缺口,希望借助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颠覆业内现有的工作流程。他期望利用科技提升整体工作流程,不仅提高效率,也让雇主与客工之间的匹配更加精准,优化客户体验。

这家名为Thirteen Employment Agency的中介公司除了引进外籍女佣,也为本地建筑公司招募外籍客工。目前,公司已成功协助三家本地企业引进超过十名外籍劳工,并负责后续的医疗与雇佣手续。

作为提供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的中介公司,林伟杰将公司旗下潜在客工的个人资料与能力评估数码化,平台能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快速匹配出最合适的人选。他也在员工管理、任务分配以及团队沟通等方面引入科技,大幅提升营运效率。这样一来,他便能将更多时间专注于与客户的面对面交流,确保提供最佳的服务与客户体验。

林伟杰说:“在这个年纪创业或许需要家庭的支持,以及一定的启动资金。犯错并不可怕,我更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试错。在试错的过程中,我也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

时代低门槛 创业“走偏锋”

相比之下,钟昀达(29岁)的创业之路走得更为“另类”,几乎没有前人的经历可以借鉴,两年来的每一步几乎都像盲人摸象。

还在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电机与电子工程学时,他和女友常与朋友聚会小酌。每次畅饮过后,两人隔天往往饱受宿醉折磨,包括出现呕吐、头晕、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市面上虽然有不少“解酒药”(anti-hangover pills),但是钟昀达的女友因为无法吞食药丸,而饱受不适反应的困扰。

大学毕业后,钟昀达当了两年数据分析师。在思考副业方向时,他从女友的困扰中察觉到市场上尚未被满足的需求,便开始研发一款可咀嚼的解酒软糖。他的整个创业经历参考了美国创业真人秀节目《创智赢家》(Shark Tank)的步骤和贴士,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最优化的成分配方与制作流程,再委托海外厂商进行生产。

钟昀达受到女友酒后不适反应的启发,研发出名为Revit的解酒软糖。(张俊杰摄)
钟昀达受到女友酒后不适反应的启发,研发出名为Revit的解酒软糖。(张俊杰摄)

借助社交媒体宣传和电商平台售卖,这款名为“Revit”的解酒软糖目前每月销量已达四万包。目前全职投入解酒软糖生意的钟昀达指出,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创业的技术门槛,而年轻创业家也通过各类平台彼此扶持、分享经验,帮助后来者少走弯路。种种因素叠加,使当下成为钟昀达眼中“最适合创业的时代”。

他说:“无论是创业,还是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真正的满足感来自于是否真心热爱所做的事。对我而言,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与方向,更多的自由与自主权只是附加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