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盯着平板上“无标题文档”和空空如也的页面发呆,努力回忆着这一周、这一月、这一年中所有的细节,像考古学家艰难地挖掘一个有价值的文物,有时甚至要从记事起开始寻找灵感,写作将我所有的内涵都掏空了一样。但有时即便这样也很难挤出一字一句。

刚加入字食族时我还信心满满,但几个月后很快就被击溃,有时连决定写什么文体、什么题材都让我踟蹰不前。

其他人是怎么写出这样有创意、引人入胜的故事的?他们的文笔又是何其流畅……

我钻研了村上春树、东野圭吾的文风,又细读了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想将日常的细节也写得精彩,但我的文字却日渐枯槁,我常常不知道写什么。

我逐渐也意识到,任何人都会看见我的文章,这包括家人和朋友。有些情感必须规避,有些心里话不能太直白,有些想法必须删除。然而这是矛盾的,刻意规避某些细节让故事变得生硬,削弱了真情实感。但当我想回到写小说时,我又想不出更精彩的情节了……

延伸阅读

【字食族】俞坤谦:一个高中生的小烦恼
【字食族】俞坤谦:一个高中生的小烦恼
【字食族】俞坤谦:偷得浮生半日闲
【字食族】俞坤谦:偷得浮生半日闲

写作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也绝不存在一蹴而就。一篇好文章要经得起推敲是需要耐心打磨的,可惜我总腾不出这样的时间。

但对于字食族我是感激的,这里的大家都是热情的,我写不出最美的文字、最跌宕的故事,但这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很棒,一路以来一直都在鼓励我。去年南方大学的文学营让我得以接触文坛名声远播的人物,原来那些文字的主人在真实世界中是这样的性格。还有字食族的其他同学,几次字食族安排的活动中,我也对这群热爱写作的朋友更了解,而且写作困难是我们共同面对的课题。这一路上我不孤独。

感谢字食族一年多来对我的包容。

或许周期写作的压力让我忽视了内心更细节的情感,或许现阶段的我不那么适合写作,但我欣然接受了,就像曾经我何其憎恶的乐器又在高中重拾,或许我暂且放下的笔会在未来重新蘸上墨水,写出更有力量的文字。

感谢字食族,我比以前更认真地活着,更认真地观察生活,更仔细地读书。你看,现在空白的文档也已经填满了字,故事也有了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