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队在2025年的国际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o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简称IOAA)中打破以往纪录,五名队员成功带回四金一铜。
2025年的IOAA于8月11日至21日在印度孟买举行。IOAA是国际天文学中具知名度的比赛,有着将近20年的历史。比赛每年都吸引来自超过60个国家的中学生参与,挑战各类天文难题。比赛分四场不同的考核,分别是理论知识、数据分析、天文馆观测和观星技巧。这些考核侧重点各有不同,以便全面评估选手的综合实力。
代表新加坡参赛的五名选手分别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数理中学和莱佛士书院。他们的表现打破了新加坡在IOAA中的历史赛绩。他们在代表国家前往IOAA之前,得经过严格的筛选,必须先参加由Astronomy.SG所举办的新加坡天文奥赛(Singapore Astronomy Olympiad,简称SAO),并夺得前五名的成绩。
天文的魅力让一切变值得
来自莱佛士书院的张凯文(18岁,高二)成为比赛中首位连续三年夺得金牌的非欧美考生。与此同时,他也连续两年在SAO中,获得第一名佳绩。对他来说,只要能夺金一次,后续的金牌便变得更加容易。更何况天文学本身非常有趣,毕竟谁料到凭来自地球的数据,也可以揭露出宇宙的种种奥妙。
另一名得到金牌的选手是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数理中学的王俊明(16岁,中四)。他说,2025年的比赛相较往年更加困难。备赛期间他做了不少往年的试题,但每年的题目多多少少会有所不同。这一年的理论项目所考的题目,代数的占比提高了。其中一道关于岁差和闰年的题目,对他而言尤为棘手,因为所涉及的知识点不只是单纯的天文概念,还需要大量数学方面的计算。同时,他还必须应付其他复杂的题目,例如,在给地区和时间的条件下,寻找猎户座的位置和面向哪里。
但是,王俊明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天文的魅力在于高悬的银河,在于无论地域都可以观察到的繁星点点,更在于宇宙深处所藏匿着的奥妙。几千年前,仰望星空是为了在地球上寻找方向,但如今,人们可以通过它来深度解剖宇宙的构造。就算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我们始终在同一片星空下。仰望星空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归属感,一种共同感。它告诉我们,虽然外面有许多不同的行星和恒星,世上只会有一个太阳和一个地球。
彰显我国天文水平逐渐上升
尽管天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对宇宙的了解还是太少了,至今仍有许多从未发现过的现象和未解之谜。也是因为天文学的发展,人类才能发射人造卫星,进而实现今天广泛应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了来自太空研发的产品——例如,为了确保宇航员可以有充足和健康食物的冻干食品;为了能够在外太空拍摄图像而研发的相机传感器;以及为了让宇航员在火箭起飞降落时获得足够缓冲的记忆海绵。
自第一届的IOAA(2007年)起,新加坡就参与比赛, 见证了这项赛事从一个最初只有21个国家和68名选手的小比赛,发展成为如今有来自63个国家和288名选手的国际著名赛事。与此同时,我们国家队的表现也从无人夺金,如今变成多人摘金。
2025年国家队的优异表现,体现了新加坡在STEM领域的扎实教育以及老师的努力栽培,更是证明了即便在我们这个小小的岛国,也有学生能够闪耀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