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上班后,时间变得更加紧迫。外加教师考核的那几周,为了备课,常常睡眠不足。趁着假期,我终于抽身,再次去了趟北京。前几次总与故宫失之交臂,不是没预约上,就是没来得及。这一次,总算打了个卡。走过天安门,绕过长长的甬道,在烈日炙烤下的人群熙熙攘攘。我们的目标一致,都是前往故宫。不过在这样的天气里,一出门就会更想在旅店里趴着。

望着故宫厚重巍峨的城墙,人都不自觉变得矮小了起来。来到广场中央向东注目,会看到三大殿那金色的屋檐与青蓝的牌匾。再来到太和殿前,只见龙柱巍然立着,金漆宝座静静地放在殿内。这里曾有人匍匐,曾有野心翻涌。同时也碾碎一代一代的帝王之梦,当几百年大清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被逐出紫禁城,从此便彻底与历史舞台告别。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尘归尘,土归土,只留下昔日的辉煌。

暑气未消,走了许久,我终于发现了一个没有人的木椅。我坐下,边喝着冰镇酸梅汁,边畅想自己的写作轨迹。三四年前,我发表第一篇文章,其中有段是这么写的:“20岁是个容易困惑的年纪,我们拥有许多身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老师眼中的学生,志趣相投者眼中的朋友……”虽然很多篇文章都以时间为关键词,但是还是不禁感慨,大学时光匆匆流转,每个阶段也越来越快。如今责任与身份越积越多,而我却仍旧胆怯。这种感觉像站在故宫高高的阶梯上,看着远方的屋檐闪光,却不知脚下的路通向何方。

父亲常跟我说,年轻人不要想太多,每一天都是应该是崭新、可以奋斗的一天。我钦佩他的乐观,也很希望能够拥有父亲同样的心境。可是时间更多时候带来的是恐惧。几年过去,走出一个阶段的迷茫,又会来到下一个阶段的迷茫。内容虽不同,但感受却很类似。它像风,既看不见,又推着你不断前行。所以我就在憧憬和畏惧中反复横跳。

宫门深似海,殿宇高如碑,富丽的亭台楼阁,在被潮水的冲刷下,渐渐与人平齐。我们走在其中,既是观者,也是参与者。在历史的洪流中,追寻未必有明确答案,能守住的只有自己。

延伸阅读

王璐琼:等待雪花飘落
王璐琼:等待雪花飘落
王璐琼:格林德瓦群山
王璐琼:格林德瓦群山

我起身,沿着青砖漫道走着。宫墙厚重,屋檐高耸。庆幸的是,在风中,总有轻盈的声音,譬如清脆的铜铃声,又或是游人轻快的脚步声。一旁的枝叶荡漾着,从朱红的宫墙升起。走出太和殿,来到御花园深处,又能看到残荷布满亭台间,在栏杆外摇曳。石阶旁传来游人嬉戏的笑声,他们穿着清朝装扮在拍照。我也拿起手机,拍下了红墙前交错的光影。只需穿过故宫城门,外面便是胡同小巷,那里灯火初上,炊烟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