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变量吗?如果你问社会企业Happiness Initiative创办人何健玮(36岁),他会告诉你,幸福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能。当乐活(well-being)的概念还未流行起来时,他和团队八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领域。通过应用正向心理学原则,形成一套可以学习的模式,用以提升国人幸福感。

非洲行触发人生省思

何健玮原本是一名大宗商品交易员,曾在非洲工作数月。在发展中国家生活的经历,物质虽不富裕,人心却自在快活。相比之下,引发了他的思考:“新加坡拥有如此丰饶的资源,为何我们还是不快乐?”

每年发布的《世界幸福报告》包括六大维度,收入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支持、健康状况(预期寿命)、生活自由度、慷慨程度,以及政府廉洁度。在何健玮看来,我国在实体层面的有形指标,如收入水平和预期寿命都名列前茅。而无形指标如慷慨程度、社群连结度和支持感等,排名有待进步。

Happiness Initiative创始人何健玮曾经在非洲工作,期间体会到自在人心,反思道:为何资源丰饶的新加坡,为何人们还是不快乐?(梁麒麟摄)
Happiness Initiative创始人何健玮曾经在非洲工作,期间体会到自在人心,反思道:为何资源丰饶的新加坡,为何人们还是不快乐?(梁麒麟摄)

何健玮的另一位团队合伙人,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修读正向心理学硕士。以正向心理学为依托,结合研究方法,他们希望探索用以提升幸福感的方式。说起正向心理学与心理治疗的不同,何健玮解释道:“心理治疗更多关注的是出现心理健康状况后,要如何治疗;正向心理学则面向所有人,通过研究积极体验,关注什么让生活有意义,以行动和练习提升幸福感。”

搭建共同学习关怀圈

Happiness Initiative旗下的四大支柱,分别是三种不同场景的工作坊,以及设计正向练习工具。以职场、学校和社群为场景,团队共主持开展了超过700场活动。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主题和方式不一。在学校开展的工作坊,主要通过游戏教导学生如何认识,并管理自己的情绪。职场注重培训,建立更加以人为本的氛围。社群连接则以“乐活关怀圈”(well-being circle)的方式进行,为期八周的活动,每次两小时,小组成员一起学习探讨不同主题,如重塑局限性思维,保持韧性的策略,以及建立人际关系等。

延伸阅读

现代版“神笔马良” 3D设计师在立体空间造梦
现代版“神笔马良” 3D设计师在立体空间造梦
走进特需者人生 用游戏“玩”出社会温度
走进特需者人生  用游戏“玩”出社会温度
定期举办的Well-Being Circle,分小组按主题学习正向思考术。(取自官网)
定期举办的Well-Being Circle,分小组按主题学习正向思考术。(取自官网)

在何健玮看来,幸福并不是一种被动的等待,而是可以通过积极行动和有意识的练习来培养。技能如感恩、沟通能力、抗压能力等,都是可以后天认知习得。“故事、技能和社会支持,是构成关怀小组的三大要素。每位参与者都对生活有主观的理解,没有一张药方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因为每个人面对的挑战不同。所以要放在一个有个人故事和经历的叙事中,去应用所学的技能。”通过科学记录和系统研究,每一期关怀小组结束半年后,团队会做回访,了解参与者心态上的转变。如何将所学技能应用在日常实践中,以及对个人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

多巴胺设计玩出正能量

在技能训练与研究外,Happiness Initiative自家设计的正向练习工具也很有特点。多款适合团队互动的卡牌游戏,将正向心理学融入其中。“Mindset Jump!”是一款互动棋盘游戏,灵感源自成长型思维倡导者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研究成果。游戏让玩家化身宇航员,通过完成任务挑战来培养韧性、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精神,帮助儿童理解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Let’s Unpack This”是一款融入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简称CBT)的卡牌游戏,帮助玩家理解自己的思绪与情感。通过对话引导,在安全的交流空间中分享;提升自我觉察力,建立更健康的内心对话。

Happiness Initiative设计的几款桌游,面向不同年龄层。(梁麒麟摄)
Happiness Initiative设计的几款桌游,面向不同年龄层。(梁麒麟摄)
不同类型的“心情日记本”适合用于自我对话。(梁麒麟摄)
不同类型的“心情日记本”适合用于自我对话。(梁麒麟摄)

“心情日记本”(The Well-Being Journal)是适合自我对话、深度反思的工具。设计师温淑敏(31岁)花了两年时间将团队的研究成果,具象为250页视觉导图。同时她也负责品牌整体设计,不久前在新加坡设计周首次尝试”The Well-Being Bar”的快闪创意,邀请公众在互动空间中写下感想与反思。整体风格在视觉上,通过色彩缤纷的多巴胺配色,提升美观度与愉悦感。再融入玩乐理念,让正向思维成为一种简单易懂、触手可得的体验。作为设计师,温淑敏很享受将“幸福感”原则视觉化的过程,在色彩与图案的加持下,迸发出奇趣。  

温淑敏擅长在视觉设计中使用多巴胺配色。(梁麒麟摄)
温淑敏擅长在视觉设计中使用多巴胺配色。(梁麒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