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午后街头,阳光透过树梢,在柏油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随意地走着,目光不经意间被街边一家书店所吸引。仿佛被召唤,我推开了那扇厚重的玻璃门,走进了这家颇有年代感的书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纸墨香,混合着某种我说不上来的、关于旧日时光的独特气息。
在这家静谧的书店,阳光透过落地窗,在木质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沿着熟悉的指示牌,不自觉地拐进了那片属于青少年文学的角落。刹那间,周遭的喧嚣似乎都被温柔地按下静音键,光影流转间,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踏入了一片时间的涟漪。
这里,是我年少时心之所向的乐园。那些曾承载着我无尽欢愉的文字飞船,此刻正静静地泊靠在书架上,封面在柔和的光线中泛着微光。它们曾是我最亲密的玩伴,是我通往奇妙世界的秘钥。我清晰地记得,在那些被书页包裹的夏日午后,或是在挑灯夜读的夜晚,我是如何恣意地在纸页的海洋里遨游。随着文字的引导,我能够肆意地探索着不一样土地独特的文化脉搏,发掘那些教科书里不曾提及的民间传说与风土人情。寻觅前所未见的惊喜。甚至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魔幻历险,在古老的城堡中与神秘力量周旋。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全新的启程,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探险。
那些字句,不仅仅是故事的载体,更是想象力驰骋的沃土。它们温柔而坚定地滋养着我,让我的思绪能够挣脱现实的束缚,在无限的可能中自由翱翔。我曾在那字里行间,窥见万千世界的瑰丽与斑斓:有深海的神秘莫测,有星辰的浩瀚无垠,有古老文明的庄严厚重,也有未来科技的炫目奇幻。那些书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精神家园,它们允许我在现实的框架之外,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在那里,我可以是任何我想成为的人,体验任何我想经历的事。也正是在这片天地之间,它们塑造了我最初的世界观。
然而,当我的指尖轻轻触碰到一本曾熟稔于心的封面时,那熟悉的触感并未能召唤出记忆中如画的画面。我以为,只需一眼,那些曾经倒背如流的情节便会如潮水般涌来。每一个人物的音容笑貌,每一处场景的细枝末节,都应清晰得仿佛昨日重现。可出乎意料的是,展现在眼前的,却是满目的疏离与新奇。那些在踏入书店前,甚至还觉得近在咫尺的细节,此刻竟像被蒙上了一层薄雾,难以辨清,模糊得令人心生困惑。我曾那么确信,那些故事早已与我的灵魂深嵌,任凭时光流转,它们亦会清晰如初,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底色。
此刻,我只觉仿佛乘坐了一艘无形的时光飞船,猛地按下了十年光阴的快进键。抵达了一个我以为熟悉却又全然陌生且遥远的彼岸,徒留我一人,立于这片曾以为是故地、却已物是人非的书架前,只余那么一丝淡淡的迷惘与怅然。那些年少时阅读的激荡,那些沉浸在故事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的憧憬,此刻在心底轻轻回荡,却又像是一场未完的旧梦,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轮廓。可这突如其来的陌生感,却像一根纤细的线,轻柔地牵动着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原来,“成长”二字,竟是这般沉甸甸的,带着无形的分量。它不声不响,却在不经意间,便已将旧日的热忱与记忆,悄然塑造成了另一番模样,留下此刻的我,孤身一人立于书架前,在书店的微光中,回味着那份无言的变迁。
欢迎在籍学生创作投稿,请电邮:zbatgen@sph.com.sg。投稿注明《取火》或《校果》(字数1000至1200字)编辑收,并附上作者中英文姓名、学校、电邮、邮寄地址、联络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