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住院号:0012

姓名:黄信谊                                    性别:女                                                               年龄:24

日期:2024-10-31                             科室:心理自诊

病史:

湿热体质,季节性情绪疲惫,缺乏社交

延伸阅读

黄信谊:守望
黄信谊:守望
黄信谊:阅后即焚
黄信谊:阅后即焚

病人主诉:

最近天气阴晴不定,是12月将至,夏天打算挥洒他酷热的极致?虽说新加坡没有四季之分,但接近年尾会稍微凉快些,今年却不怎么按常理出牌。

我居家办公不开空调。此时坐在办公桌前,热气不知从哪升起,同带着一股湿气,环绕式地侵袭五脏六腑,不出一个上午,不仅人奄了,身体同时也腌入味了。酷暑之下,脑袋也跟着烤了起来,一片热雾中滋滋作响。在眼皮抵不过生理反抗,准备放纵地阖会儿时,“唰”的一声,大雨毫无防备地倾泻,不给地面热气反应的时间,载着闷热一同升空,黏腻得让人舒展不开折叠的四肢。

衣服!刚晒出的衣服又被慌忙地收起,一番虚无地忙活下来,衣服贴上了脊背并随着喘气声起伏,融成了皮肤的一部分。这让我想起《楚门的世界》,仿佛有人蓄意在天空开了个大洞,远程倒下了一大桶水,我猝不及防反复晒衣服收衣服的动作是为了增添节目的趣味性。

有人说今年气候的不稳定是闰月的缘故。“一年两六月,三伏不见天”,24节气中没有了“中气”,农历六月成了闰六月,拉长了难熬的三伏酷暑,闷热得连天都看不见。

在这样漫长的炙热中,洗澡成了本人每日期待的待办事项。仅仅是在键盘上运动着指关节这种微乎其微的动作,一天下来衣服也浸湿了半边,恨不得整日泡在清凉的池子里,隔绝炎热的烦躁,与其在陆地上化开我选择在水里溶解。

所幸的是,暮色将近的时候,浓厚的空气会被稍稍划开,沁入丝丝的凉风,暗示着快要可以下班了。盯了数小时的屏幕,抬起头的瞬间看见了连绵的晚霞,透过窗户的边框更是显得不真切,大片的紫粉色沾了水粉似的晕染开来,层层叠叠,像是随着晚风寄来的一张明信片。

莫非真是“楚门”?刚好的凉风、停顿与晚霞。这样难得一见的彩霞,我停下了手边的工作,用手机拍下了照片,给朋友分享了这一刻的小确幸。同一时间,朋友也发来了自己视角下的彩霞,同一片天空下,我们都在不同的角落忙碌着,而一场夕阳给所有人按下了暂停键,共享了一瞬间的感同身受。能定时送来洗刷人类疲惫的惊喜,想想《楚门的世界》也不赖。

处理意见:

患者受气候阴晴无常影响,天色起伏容易烦躁,平常不过。但阴晴本就不定,不妨采纳与气候同频,顺势而息,俗称的“心静自然凉”。若顶不住酷暑,也可根据处方暂缓,分担燥热。关于患者对“楚门”的疑惑,建议不必过于追究世界万象的编排,剧未完,演好当下的每一幕,偶尔开开惊喜彩蛋也不错。

处方:

空调调频,若酷暑难顶,人造凉风的功效不论是对生理还是心理,还是立竿见影的冷泡茶疗,每日下午为自己泡上一杯冷萃冰茶,安抚心神空间转换,可尝试离开家,寻找不同的办公空间,用环境变化改变心态,重置专注力。

报告医师:黄信谊

*本报告为医师主管诊断,自行斟酌以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