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午,一个平常星期天的乌节路地铁站,人潮穿梭不息,公共钢琴旁却形成另一种节奏:不少人停下脚步,孩子挤到最前排,游客举起手机拍摄。一位外形时尚的青年坐在钢琴前,根据现场观众的即兴点歌,串联起古典、流行、动漫音乐的片段。
这是日本网红钢琴家Keichan(读作“K酱”,受访者并未透露真名,以保持神秘感)。首次在新加坡街头演奏。就在前一晚,他在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完成了在新加坡的首次登台,现场座无虚席,有近三成是中小学生。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场域——正式舞台与公共空间,正是他音乐身份的一体两面。
听一遍就能即兴改编
和许多钢琴家一样,Keichan从幼年开始接触键盘,按照传统路径接受系统的古典训练,参加钢琴比赛。18岁高中修学旅行期间,他在伦敦街头看见一架钢琴,随意弹奏,却意外吸引大量路人围观。“那是我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弹琴,也第一次感受到现场反应的力量。”他回忆说,这个瞬间成为他后来发展出“自由风格钢琴”(freestyle piano)表演的重要契机。
Keichan坦言,自己最初的理想是当一名音乐老师,但进入国立音乐大学后,他接触到爵士、流行音乐,开始尝试自由演奏的可能性。23岁时,他走上日本的街头演奏,街头钢琴成为他互动演奏的试验田。
2019年,他开始在YouTube上传演奏影片,在一年多的时间内累积超过百万订阅,成为日本最受关注的钢琴创作者之一。尽管他的公众形象多与流行和动漫音乐相关,但他的音乐功底仍扎根古典训练。
在11月8日的音乐会上,他将肖邦、柴可夫斯基与现代曲目结合,利用转调、变奏混合编曲;遇到现场观众点到没听过的歌曲,他现场用手机搜索,听一遍就能把旋律化用在另一首古典作品当中。
用“自我疏离”突破自我
在Keichan看来,古典音乐不会消失,但未来会出现更多像他这样成长于古典体系,却以跨界方式展现的音乐人。作为钢琴家,他的音乐语汇多元、融合,也有自己的原创作品。除此之外,拍摄、混音、剪片也是当代网络内容创作者的基础技能。
问及成功走红的秘诀时,Keichan提到一个特别的做法:“制作影片时,我会假装自己不是画面中的那个人。”这种“自我疏离”的方法帮助他突破害羞、自我批判的限制,使他能像旁观者一样处理标题与字幕,更大胆地呈现自己的视频作品。
作为一名YouTuber,他认为真正的挑战不是剪辑或拍摄,而是跟上平台与观众口味的变化——理解趋势、研究算法、判断观众的喜好,都是他必须持续掌握的技能。
目前,他的Instagram订阅者中约55%来自日本,45%来自海外。据他观察,不同国家的观众对音乐风格的反应差异不大,“大家的喜好比想象中更接近。”此次海外巡演是他的第一次出国演出,共有韩国与新加坡两站。他希望未来能走得更远,和不同文化的观众接触。
无论是在音乐厅或街头,Keichan始终强调“互动”是音乐的核心。“街头和音乐厅音响差别很大,但我追求的是同一件事:和观众互动,弹给他们最想听的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