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诊断治疗法改进,晚期或病情复杂的甲状腺癌患者有望获更有效的治疗。
甲状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头颈部癌症之一。这种癌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以乳头状癌占全球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另一类是分化不良或未分化甲状腺癌,预后效果很差。令人庆幸的是,第二类甲状腺癌比较少见。
在过去的十年到20年里,甲状腺癌在整体人口中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就如之前所提到,患者大多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这种癌症的发病率增加,相信是因为人们对甲状腺癌的认识逐渐提高,以及诊断甲状腺癌的方法已有所改进。随着医学成像技术不断进步,加上人们如今能更轻易做医学成像的检查,很多患者都是在出现症状之前,发现患有甲状腺癌。
大多数时候,患者的颈部中央部位会出现生长缓慢的无痛肿块。如果甲状腺癌已经扩散到周围的淋巴结,患者颈部的侧面或两侧也可能出现肿块。随着癌症进入中晚期,一些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其他症状,如嗓子突然变声、吞咽困难和一些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或咳嗽出血。还好,这些症状并不常见。
切除半个或整个甲状腺
疑似患有甲状腺癌的患者要接受临床检验,由医生仔细检查颈部,有时还要检查声门,以便作出诊断。患者必须接受超声波检查以进一步评估甲状腺结节,查找是否患有甲状腺癌的声学特征。除此以外,医生还要检查患者颈部周围的淋巴结。那些接受临床检查或扫描后发现有可疑症状的患者,需要做穿刺活检,供化验人员在显微镜下寻找癌症的特征。这种穿刺活检一般在诊所进行,并可能与超声波检查同步进行。多数情况下,这是一种非常可靠的检验工具,可以相当准确地检测出甲状腺癌。
对于大多数被诊断患有甲状腺癌的病人来说,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医生会根据癌细胞扩散的程度,切除一半或整个甲状腺。除了切除甲状腺之外,医生还会在动手术时检验并切除发现有癌细胞或疑似有癌细胞的区域淋巴结。由于通往声门的神经与甲状腺的位置非常接近,因此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必须小心避免对神经造成任何伤害。另外,在甲状腺附近也有一些专负责帮助身体维持钙平衡的小腺体,这些腺体也必须获得完好保留。
甲状腺手术通常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不适,大多患者在术后几乎可以立即恢复正常吃喝和说话功能,做他们习惯的日常活动,甚至在短暂休息一到两周后便可回返工作岗位。
如患者接受的是切除一半甲状腺的手术,他们甚至可在完成术后当天或第二天出院回家。接受整个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则可能需要住院一段时间,以监测手术后的体内钙质紊乱情况。所有患者在切除整个甲状腺后都须要服用甲状腺素,有些患者还可能要服用钙质补充剂一段时间。
90%甲状腺癌患者或治愈
术后,医生会根据病理化验结果,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放射性碘疗程。这项疗程由核医学或放射肿瘤学医生配合进行,患者可能须要再次短暂住院。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治疗方案,为甲状腺癌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事实上,接受这种治疗方案的患者总体预后效果很好,约90%被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有可能治愈。
随着我们对甲状腺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也进一步完善了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的方式。用来诊断甲状腺癌的新工具包括使用基因检测,这使得癌症检测更加准确,也能进一步帮助预测患者的疾病发展进程。这些信息可被纳入治疗方案,让我们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低风险甲状腺癌十年后仍休眠
近年来,早期甲状腺癌的管理模式也出现了转变。一些研究显示,低风险的甲状腺癌甚至在10年之后仍处于休眠状态。只要通过积极监测计划的密切监测,一些小型、低风险的甲状腺癌是可被观察监控的。这类患者通常需要定期做超声波成像检查,以确定甲状腺癌长时间保持稳定。这些证据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这疾病,让我们能安全地监测部分患者,避免他们做不必要的手术以及承受手术带来的风险。
在治疗甲状腺癌方面,医学界目前正在评估内窥镜甲状腺手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和射频消融甲状腺癌等微创手术的发展。在术中引进监测神经的技术,也大大提高了手术,尤其是复杂手术案例的安全性。这些进展都有助于提高手术效能以及对指定患者的手术效果。
除了在手术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医学治疗领域也取得一些进展。新颖的靶向治疗为病情复杂的甲状腺癌患者提供了另一条新治疗途径,使患者的治疗效果获得了显著改善。虽然这些新疗法仍须做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但初步结果显示,靶向治疗对一些晚期甲状腺癌患者有不错的疗效。
整体来说,甲状腺癌仍是最常见的头颈部癌症之一。虽然如此,大多数患者在接受适当治疗后都可治愈。对于晚期或病情较复杂的患者来说,随着诊断和治疗方法改良进步,他们也将有望获更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
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中心肿瘤外科(头颈肿瘤外科)顾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