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或胃部不适的人,往往睡眠质量较差。宜康中医副高级医师陈珮晶接受《活得好》访问时解析,《黄帝内经》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功能失常的人,容易多梦易醒或彻夜难眠。因此,中医在治疗胃痛时,也注重安神利眠。
陈珮晶医师说,中医认为胃痛的发生,主要是以下四个因素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食量超出胃受纳的能力,饮食停滞,胃气壅滞,胃气不通则痛;过食辛辣厚味的食物或酗酒,也会引致肠胃积热,损伤脾胃,气机壅滞。
情志不畅:如长期精神压力大、恼怒伤肝,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横逆犯胃,以致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忧思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胃气失和,同样也引起胃痛。
外邪犯胃:天气变化,外感寒、热、湿邪气,可导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脾胃虚弱:运化失调,以致气机不通畅,或脾胃虚寒,失其温阳,均可发生胃痛。劳倦过度、久病正气亏虚或服用损脾胃的药物,也能导致脾胃虚弱。
中医在防治上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如建议避免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少吃含添加物的人工食品;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及紧张焦虑,充分休息和睡眠。若反复胃痛,建议尽早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