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是日常生活常见现象,很少人会因流鼻血到医院就医。然而,若突然大量流鼻血或止不住鼻血,就要注意可能是其他急病引起。
养生保健中医诊所林丽明医师说,中医称流鼻血为“鼻衄”,主要由于肺、胃、肝火热偏盛,迫血妄行,以致血溢脉道,从鼻孔流出,也有少数由肝肾阴虚或脾不统血或瘀血所致。
其他导致鼻衄的原因包括:
气候炎热干燥,风热或燥热的邪气侵袭肺脏,肺热损伤鼻中脉络;
暴饮烈酒、过食辛燥油腻食物,导致胃热炽盛,损伤鼻中脉络;
情志不遂或发怒伤肝,肝郁化火蒸迫鼻窍脉络;
肝肾不足,虚火上炎损伤鼻中脉络;
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脾失统血而出血;
鼻部受伤,损伤肌膜与脉络,导致瘀血内阻,血不循经则出血。
出血量大应立即就医
反复流鼻血可能是身体在发出警讯,应高度重视,尽早就医,以便找出病因接受治疗和护理,防止病情恶化,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林丽明说:“若出血量较大,达几十毫升甚至上百毫升,应马上就医,由医生止血,若不及时止血,或会引起出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若反复出血,出血量多,同时伴随严重鼻塞症状等,建议到医院做鼻内镜检查,排除鼻咽部、鼻腔内的出血性肿瘤,或长期鼻腔炎症、鼻腔特殊性炎症,或是鼻中有异物引起的鼻腔黏膜糜烂、出血。”
一些医院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有助诊断流鼻血是否因凝血障碍、白血病、血小板减少、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感染性疾病所致。如果是偶尔流鼻血,出血量小,易止住,且未伴随其他症状,可自行处理后咨询医生。
压迫冷敷止鼻血
林丽明医师指出,突然流鼻血,首先要安抚患者,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然后通过压迫冷敷止血。
压迫冷敷止血法主要针对常见的鼻腔前段出血,首先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头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微前倾。单侧鼻孔出血用对侧食指;双侧鼻孔出血用双侧食指。
将食指掌指关节向掌心屈曲用力按压约10至15分钟,压力依患者身体素质决定。同时可冷敷前额和后颈部,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血止住后的一小时内避免擤鼻涕或做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反复出血。
林丽明医师提醒,若出血量较大,可将云南白药、三七粉、白芨粉等有收敛止血作用的粉末,用喷粉器吹入或放在消毒棉片上敷贴出血部位,紧捏患者双侧鼻翼,一般5至10分钟即能止血。
流鼻血不一定是吃得太补
50岁以上患者鼻出血部位常位于鼻腔中后段,发病原因多为全身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情较复杂,不易控制,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若出血量大且反复,来势凶猛,或会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
许多人认为流鼻血是因自己吃得太补。林丽明医师说,这种说法不完全准确,具体还得视患者流鼻血的病因、体质及饮食习惯而定。进补前,最好先做体检并向中医师咨询自己的体质,以及哪方面需要进补及如何用药等,不可盲目进补。
减少鼻出血情况要怎么做
要减少流鼻血情况,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注意气候改变,特别是天气干燥,应保持鼻部湿润,防止外邪诱发致病。
避免接触可诱发鼻黏膜干燥结痂的各种因素,如:刺激性气体、液体及油漆、粉尘等。
平时鼻腔常有发痒或干燥感,应改掉挖鼻孔的坏习惯,以免损伤鼻部血管而诱发鼻出血。
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抑郁、过度劳累、熬夜等,这些因素可导致鼻出血发作,不利于身体康复。
适当运动,增加身体抗病能力。
有高血压、血液疾病等患者,要积极治疗。
饮食方面宜清淡,多吃清热凉血的食物,如西瓜、莲藕、丝瓜、苦瓜、萝卜等。此外,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以及鲜蔬和水果,忌食煎、炸、辛、辣等食品及温热助火的食物。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