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和骨质缺乏症(osteopenia)是年长者较常见的骨骼疾病,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它们的病因和症状是什么?《活得好》请黄廷方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内科部门顾问医生林诗敏解析。
林诗敏顾问医生说,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缺乏症是由于骨密度逐渐降低,导致骨骼强度下降,增加骨折的几率。骨质缺乏症先发于骨质疏松症;与骨质缺乏症相比,骨质疏松症意味着更高的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正常衰老的结果,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能是由多种因素(例如慢性肾病、饮酒、吸烟、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引起的。
骨质疏松症通常无症状,除非患者接受骨骼矿物质密度测试或发生骨折,否则不会意识到患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的疾病,可影响身体的多个骨骼部位。最常见的骨质疏松相关骨折是髋部、脊柱、前臂远端(distal forearm)和肱骨(humerus)。
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轻微的创伤就可能导致骨折,因此,不得不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