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细胞水肿

人体50至70%由水构成,其中约三分之二存在于细胞内,三分之一存在于细胞外。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的水分互相交流,协调一致,保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当因人体缺氧、缺血,受到电离辐射以及微生物毒素等影响,造成细胞能量供应不足,细胞肿大的可能性将增加。这时,细胞膜的钠泵(sodium pump)受损,造成电解质的运输功能出现障碍,导致细胞内水分增多,即形成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这是细胞轻度损伤中最早出现的病变,临床属常见,多数肝脏、肾脏和心脏疾患者容易出现这类情况。

细胞水肿的其他原因包括感染或中毒。从病理变化来看,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核正常,胞浆内的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呈囊泡状。透光镜下,弥漫性细胞胀大,重度水肿的细胞称为气球样变。肉眼观看,发生细胞水肿的肝、肾体积增大,颜色变淡。

当去除病因后,细胞肿胀是可逆转的,一般可逐渐恢复正常。如果进一步继续发展恶化,可能形成脂肪变性,甚或细胞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