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见的疱疹病毒,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有关。
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研究人员发现,阿尔茨海默症与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之间的惊人联系,表明病毒感染可能会影响阿尔茨海默症的发展。研究结果发表在1月2日的《细胞报告》(Cell Reports)期刊,为这种神经退化性疾病的成因,提供了新的线索。
涛蛋白最初或是防御机制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脑部会出现两种主要的病理特征:类淀粉斑(amyloid plaques)和涛蛋白(tau protein)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涛蛋白在过去,通常被认为是有害的,然而这项新的研究却发现,涛蛋白最初可能是大脑对抗病毒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涛蛋白却对大脑带来损伤。
参与这项研究的助理教授谢梅什博士(Dr Or Shemesh)说:“我们的研究挑战了传统观点,显示涛蛋白最初可能是大脑免疫防御的一部分。这个发现强调了感染、免疫反应和神经退化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为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潜在的新标靶。”
虽然HSV-1如何影响涛蛋白,进而促成阿尔茨海默症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谢梅什博士和团队计划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这些问题。他们预计将测试针对病毒蛋白(viral proteins)或微调大脑免疫反应的潜在治疗策略,并调查类似机制是否也与其他神经退化性疾病有关,比如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俗称渐冻人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