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期间少不了美食美酒,但在尽情庆祝之余,记得要照顾好心脏健康。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脏中心高级顾问医生陈淮沁教授指出,欢度节假日后,求医者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升高百分比达15%。此外,因饮食中糖分过多,糖尿病患血糖升高;因钠的摄入增加,高血压病人血压升高;食用高热量食物、缺乏锻炼,也会导致体重有增无减。这些,都是佳节后会出现的普遍现象。
在节假日过度饮食或饮酒而引发的心律失常,称为“假日心脏综合征”(Holiday Heart Syndrome),为预防这种情况发生,了解风险因素,判断是否属于高风险群体尤为重要。
假日心脏综合征有以下常见症状:
持续心悸
头晕甚至晕厥
胸闷
休息时感到呼吸急促
疲倦感增加
避免饮食过量饮酒过量
节庆期间,高盐、高糖、高脂食物和过量饮酒,是假日心脏综合征的主要诱因。新加坡心脏基金会高级营养师姚莲栗指出,人们在佳节期间常忘了节制饮食,导致体重增加,危害心脏健康。
姚莲栗说:“晚餐时饮酒或暴饮暴食,会影响睡眠,干扰激素调节,导致第二天更难选择健康饮食。建议睡前选择含色氨酸(tryptophan)食物,如鱼、坚果、低脂乳制品,这些食物有助提升睡眠质量。”
对心律不整或有心肌疾病的病人来说,少量酒精就会加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导致心房中的血液无法有效地完全被泵出而滞留在心房内,逐渐变成血凝块形成血栓。一旦血栓随着血液流到脑部血管,脑部供血便会被阻断,引发中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内科顾问医生张惠琪补充,熬夜倒数、跨时区旅行、忘记服药,都会增加假日心脏综合征风险。 她提醒:“年轻和健康的人也可能受假日心脏综合征影响。不过老年人、吸烟者,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睡眠呼吸暂停的人,发病风险更高。”
一次性豪饮具风险
哈雷街(Harley Street)心脏和血管中心心脏专科高级顾问医生柳家骏提醒:“别小看一次性豪饮,它也可能引发假日心脏综合征。由于假日心脏综合征通常是在聚会或节假日时暴饮暴食引发,因此即使是健康人士,也可能因为一次性的纵饮而出现心律不整、胸闷、胸痛和呼吸急促等症状。”
柳医生说:“心房颤动已被证实是导致中风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间接证明了假日心脏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所以,不要以为久久喝一次含酒精饮品,就无碍心血管健康。”
即使是身体健康者,也要放慢喝酒的速度。柳医生建议,如果可以,给自己预留一小时的时间慢慢小量喝完一小杯酒,也可以与非酒精饮料交替饮用,重点是避免喝太快喝太多。酒后,也切记不要喝浓咖啡而是多喝水。
张惠琪医生说:“若出现假日心脏综合征,应停止饮酒,观察情况是否有所缓解。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尤其伴有晕厥或呼吸困难,须尽快就医。”
张医生提醒,假日心脏综合征通常可逆转,但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需更密切监测身体情况。
用气泡水代替酒精饮品
姚莲栗补充:“节日饮酒应适量。女性每日饮酒量不应超过一杯,男性不超过两杯。一杯相当于220毫升啤酒或100毫升葡萄酒。建议用新鲜柠檬或薄荷等做成的气泡水代替酒精饮品。”
她还提醒:“节假日期间应定时用餐,避免空腹赴约,因为饥饿更容易暴饮暴食。”
此外,选择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果、豆类、全谷物,可帮助稳定血糖,促进饱腹感。蛋白质来源应优先选择鱼类、肉类、豆腐等,减少加工肉类的摄取。用橄榄油、坚果等优质脂肪替代饱和脂肪,能起到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