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消化不良、饮食不均衡的人,更容易骨质疏松。《活得好》请庆德堂的盧正嘉医师从中医的角度解说原因。
盧正嘉医师解说,脾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关键。如果脾胃功能不足,即使摄入足够的钙质和营养,身体也难以有效吸收,引致骨骼无法得到足够的养分供给。因此,长期消化不良、饮食不均衡的人,往往是骨质疏松高风险群。
另外,气血亏虚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气血对骨骼起着滋养和修复的作用,就像水源灌溉土地一样,使骨骼保持活力和弹性。一旦气血不足,骨骼就会像干涸的土地,容易变得脆弱、松散。这种情况在女性群体中尤为常见,尤其是经历月经失调、生产或更年期后,气血亏虚可能加速骨质流失。
此外,先天禀赋不足也会影响骨骼健康。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气的强弱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如果先天肾气不足,骨骼的发育可能受到影响,到了中老年时期,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因此,先天体质较弱的人,更应重视日常保养,以延缓骨质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