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目前约有8000万名青光眼患者,当中约半数的人不晓得自己患有青光眼,这个眼疾被认为是全球首个不可逆的致盲性疾病。

人们如何提早发现青光眼,以降低其致盲率?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合理,随诊不规律,是造成青光眼致盲的常见原因。为了提高筛查效率,筛查时应密切关注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青光眼是一种会损害视神经的眼科疾病,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3%。(档案照)
青光眼是一种会损害视神经的眼科疾病,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3%。(档案照)

青光眼是一种会损害视神经的眼科疾病,通常是由于眼压过高所致,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视力丧失。亚历山大医院眼外科主任兼国大医院青光眼科主任伦承志医生受访时指出,青光眼目前的发病率,40岁以上人群约3%,70岁及以上达10%;在亚洲华族中,患闭角型青光眼的稍多一些。

青光眼高危群体包括:有青光眼家族病史、高度近视、糖尿病,以及长期服用含类固醇药物者。

视神经已受损

伦医生鼓励年过50者定期检查眼睛,以防青光眼,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病史者。糖尿病患者也是青光眼高危群体,复诊时,医生会检查他们的眼睛,因此能及早检测出是否有青光眼。伦医生提醒,新加坡糖尿病患者多,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导致心血管青光眼,使治疗更为棘手。

很多人未确诊青光眼,是因为对青光眼认知不深,即便视觉已出现类似青光眼的情况,警钟仍没被敲响。伦医生说,未妥善治疗的青光眼,可导致失明。“临床研究显示,当患者视野受影响,即表示视神经已有至少10至40%受损。”视神经一旦受损就无法挽回,因此青光眼无法治愈,就像控制高血压一样,只能控制病情。

青光眼症状

天使眼科及白内障中心创办人、高级眼科顾问医生方齐扬指出,青光眼通常被称为“无声的视力小偷”,它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包括:

  • 逐渐丧失周边(侧面)视力

  • 晚期出现隧道视野(视野非常狭窄)

  • 眼睛疼痛或不适

  • 视力模糊

  • 灯光周围出现光晕

  • 眼睛发红

  • 恶心或呕吐(急性病例)

眼压升高原因

青光眼主要因眼压升高而损伤视神经,而眼压升高的原因包括:

一、排水系统堵塞或故障:眼睛的排水管道可能堵塞或功能失常,导致液体积聚。
二、遗传:有青光眼家族病史。
三、年龄:随着年龄增长,患青光眼的风险相对提高。
四、健康问题:糖尿病、高血压和某些眼部疾病会增加患病风险。
五、眼部伤害:曾受眼外伤或接受过眼睛手术,可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青光眼有五种不同类型,要确定具体是哪一种需经医生诊断。越早发现患有青光眼对保护视力至关重要,而定期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危人群,可避免青光眼对视神经造成严重损害。

治疗方案

方齐扬医生指出,青光眼无法治愈,但可通过药物、激光治疗和手术控制眼压。

药物:处方眼药水或口服药物可降低眼压。
激光疗法: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等手术有助改善眼内水液的流出。
外科手术:如果药物和激光治疗效果不佳,医生会建议做小梁切除术或青光眼引流植入术。
微创青光眼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与传统的青光眼手术相比,这类手术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合轻度至中度青光眼患者。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方医生说,患者经常忘记滴青光眼眼药水或不遵医嘱,是导致青光眼恶化的首要原因。

青光眼误区

✘一旦患上青光眼就会出现症状。其实只有特定的青光眼或晚期青光眼才会出现症状。
✘有青光眼家族病史者才会患上此眼疾。无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也可能患上青光眼,不过有家族病史者患青光眼的概率较高。
✘青光眼患者不可戴隐形眼镜。在大多数情况下,患有青光眼的人可继续戴隐形眼镜。由于某些药物或病症可能会影响隐形眼镜的佩戴,因此必须先与眼科医生讨论。

中医食疗与针灸

中医师吴施谕受访时说,在中医理论中,青光眼多与肝肾亏虚、肝阳偏旺、痰湿阻滞等有关,因此饮食调理主要围绕在滋补肝肾、平肝潜阳、化痰祛湿、活血通络。此外,也可在眼睛周围穴位针灸治疗,以及做降眼压操来达到更好的治疗及预防效果。

降眼压操示范

吴施谕医师示范降眼压操(见视频)。

降眼压操可早晚做一至两次,连续坚持二至四周,效果明显。吴施谕医师建议:“另可配搭热敷眼睛,让血液循环更畅通。按摩时配合深呼吸,放松全身,提高气血流通的效率。”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