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煮一点!吃不完收冰箱!要吃再加热!”这是许多忙碌的都市人会做的事,这么做有问题吗?

新加坡医疗集团癌症中心的肿瘤内科顾问医生黄醒荣说:“重复加热煮熟,可能导致蔬菜内天然的硝酸盐,化为可能导致胃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亚硝酸盐。”

原来,绿叶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一般比根类、瓜果类和豆类高,尤其是小白菜、白菜和菠菜。但也有例外,甜菜根(beetroot)的硝酸盐含量就很高。

另外,处理和烹饪手法也会影响蔬菜内的亚硝酸盐含量。蔬菜经过浸泡或水煮,亚硝酸盐含量会降低,因为部分流入水中。未经烹煮的蔬菜若做成菜泥,会导致蔬菜内的天然硝酸盐和霉素混合,产生亚硝酸盐。

黄医生说:“整体而言,多吃蔬菜对健康是有益处的。能吃新鲜烹煮的蔬菜当然最理想。若需要加热再食用,应注意储藏温度(低于摄氏4度为宜)、储藏时间不可太长(建议别超过24小时),也尽可能不要多次重复冷藏及加热。”

熟食的温度控制

新加坡天气热,细菌可最喜欢这样的天气,5至60摄氏度是“温度危险区”,是滋生细菌的理想温度。食物放置在这样的温度中,非常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会导致诸多食源性疾病。

虽然彻底煮熟后可以去除食物中的大部分细菌,但仍有一些常见的细菌,如:“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能以具有抗性的孢子形式存在,完全煮熟也无法清除它们。还有我们皮肤上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也会在你处理熟食时转移到食物上。

摄入大量的细菌可导致食物中毒,尤其是年幼及年长者等免疫力较弱的群体。

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胃痉挛、恶心、呕吐、腹泻和发烧。

泛亚外科手术中心(PanAsia Surgery)肠胃外科手术顾问医生陆志明吁请不要小看食物中毒引起的肠胃炎,如果因为食物中毒出现的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持续两天,应求诊。

食物煮熟后应尽快进食,降低吃进细菌的风险。(iStock图片)
食物煮熟后应尽快进食,降低吃进细菌的风险。(iStock图片)

如何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

  1. 食物煮熟后应尽快进食。

  2. 那些不会立即食用的食物,可以放在4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中迅速冷藏,或者在6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加热保温。冷藏可以减缓食源性细菌的生长,但不能杀死细菌。进食前仍要彻底加热食物。虽然彻底加热可以去除大部分细菌,但可能无法清除所有毒素,所以仍应在烹调后尽快进食。

  3. 在点餐时要计划好食物的分量,尽量减少剩菜,并要尽快吃完。

  4. 在家中烹饪时,应将煮好后的份量分装好,并迅速冷藏。

  5. 到国外旅行时,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更是重要。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