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超市,架子上有各种富含蛋白质的能量棒、零食和饮料,货品选择琳琅满目。刷社媒也常出现“蛋白质最大化”的相关视频或食谱。
202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71%成年人正努力增加蛋白质摄取量。同时,市场研究机构Mintel统计,北美食品制造商在2024年,推出多达97种名称带有“蛋白质”字样的新产品,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多。产品从“蛋白质薯片”到高蛋白冰淇淋、蛋白质糖果,甚至还有每罐含10克蛋白质的汽水和每瓶含20克蛋白质的水果味饮料。
事实上,多数人并不缺蛋白质,美国官方建议,健康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0.8克蛋白质,即可满足基本需求。以体重68公斤的人为例,宜摄取约54克蛋白质,这相当于约227克(半磅)鸡胸肉、一杯希腊酸奶,加一把坚果。老年人因肌肉流失风险更高,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建议,65岁以上每天多摄取25%蛋白质,即每公斤约1.0至1.2克;受伤或手术恢复期可达1.2至1.5克,甚至2克。对于减重者,有研究显示,每天每公斤体重约1.2至1.6克蛋白质可提高饱腹感,帮助健康减脂。
若能量不足会分解肌肉
经常运动或健身的群体可适当将蛋白质摄取量提高到每公斤1.0至1.2克,剧烈锻炼者最高不超过1.6克。然而摄入三倍以上,增肌效果并不会持续提升,多余蛋白反而以脂肪储存或经肾脏排出,既浪费又增加肾负担。美国营养饮食协会提醒,若一味追求蛋白质,往往以牺牲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为代价,反而会因能量不足而分解肌肉,还可能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
营养专家指出,蛋白质虽重要,但并非越多越好,过犹不及。最健康的做法是根据自身体重、年龄和活动量,合理分配每天总热量中的蛋白质比例(约10%至35%),并将优质蛋白如鱼、禽肉、蛋、豆类和乳制品,搭配全谷物、蔬菜水果一起摄取,分多餐均匀补充,才能既满足需求,又保持营养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