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中的筷子用多久了?是不是久到让你都忘了?
据《人民日报》报道,上海市消保委实验显示,使用超过六个月的筷子,霉菌数量比新筷高出30%。木筷、竹筷,表面易磨损,吸水受潮后容易成为黄曲霉毒素和幽门螺杆菌滋生的温床。此外,部分塑料筷或劣质一次性筷子在高温下,可能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危害健康。
筷子应单根清洗
中国辽宁抚顺第二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耿超提醒,不同材质的筷子更换周期不同。木筷、竹筷建议每三到六个月更换一次,一旦出现裂痕或异味,应立即丢弃,以免影响胃部健康。不锈钢、陶瓷筷因表面光滑不易藏菌,可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若未出现明显磨损,可延长使用时间。耿超医生也建议,筷子要单根清洗,整把洗的筷子菌落总数比单根清洗高30%到50%。
耿医生说,高温消毒是有效的。100摄氏度沸水煮10分钟,可杀灭99%的致病菌,但黄曲霉菌的杀灭须区分菌体与毒素。菌体可通过高温、紫外线灭活,而毒素则需280摄氏度以上高温或碱性处理,日常家庭环境一般无法杀灭。此外,家中常用的碗盘、砧板、刀具和洗碗布也易藏污纳垢,日常清洁与定期更换不可忽视。
餐具出现哪些迹象就该换
其实餐具都有使用寿命。塑料因不怕摔、轻便,很受欢迎。聚丙烯作为一种常见塑料,虽然不会释放有毒物质,但在长期使用加上光照作用下,仍可能发生降解,逐渐变软、老化。据一些健康网站报道,塑料在老化过程中,常会出现一种塑料特有的裂纹(也就是银纹)。如果观察到这种现象,说明该换餐具了。专家建议,塑料餐具的使用期限尽量不要超过半年,且日常使用时应避免紫外线照射。
家用的餐盘和碗以陶瓷制品居多,因为材质安全且耐高温。如果陶瓷餐具出现变形、脱瓷、裂痕等情况,就意味着它已发出更换信号。许多人喝水时会选用玻璃杯。由于玻璃长期接触水,受到水的侵蚀,其中的硅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结晶,令杯身变得污浊、不透亮。长期不更换,容易损害健康。建议玻璃杯的“服役期”不要超过一年,且要定期消毒。
“健康医疗网”建议,在正常使用下,不锈钢餐具使用三至四年后应更换新的。若餐具曾受到重大撞击或产生弯曲,则表示内部结构已经遭到破坏、产生缝隙,会加快生锈速度,可能导致断裂。因此,餐具若有弯曲、破损、锈蚀,皆建议要立刻更换。该网也指出,好用的不锈钢餐具,具有耐碰撞、耐酸碱、耐热等特性,一般食物的酸碱值都不会腐蚀餐具,因此不锈钢餐具可用于装柠檬汁等酸性饮料,只要尽快喝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