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渐进行性代谢疾病,其特征是骨骼脆弱,即便患者只是受到轻微压力或跌倒,骨骼也很容易断裂。

这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影响着许多新加坡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尽管骨质疏松症很普遍,但往往是骨折后才被发现。

靠“吃”来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用吗?补钙是否真的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效?

绝经后女性患病风险高

骨质疏松症在新加坡老年人中很常见。根据《BMC肌肉骨骼疾病》杂志近期一项研究报告指出,50岁以上绝经后女性及50岁以上男性,有约9.3%和0.7%患有骨质疏松症。

Alps Orthopaedic Centre医疗总监和骨外科顾问医生陈永强医生说,随着年龄增长,骨骼重塑的自然效率会降低,导致骨密度逐渐下降。此外,老年人的体力通常较弱,钙和维生素D的摄取不足,而钙和维生素D恰恰对维持骨骼健康很重要。

骨折发生前或无症状

骨质疏松症通常被称为“沉默的疾病”。陈永强医生说,它在骨折发生前几乎无症状,但一些迹象可能预示骨质疏松的存在。

·轻微创伤的骨折:骨质疏松症最常见且通常为首个显现的迹象,是因轻伤或跌倒而发生的骨折。

·背痛: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会导致严重背痛。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这种疼痛可能是突然且剧烈的,也可能是慢性的。

·体能下降:随着骨质疏松症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因慢性疼痛而导致体能下降。

·驼背:驼背是由脊柱椎骨塌陷造成的,而这通常是由骨骼脆弱引起的。

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进一步发展成多发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要注意饮食

陈永强医生建议,要避免严重的骨质疏松,保持骨骼健康,可采取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等干预措施。其中负重练习和灵活性练习(如太极拳或瑜伽)可提高骨骼强度和整体稳定性,而戒烟和减少饮酒,可改善骨骼对钙和矿物质的吸收。

黄廷方综合医院药剂师提醒,吸烟,滥用酒精,钙摄入量低(亚洲人每天少过500毫克),缺乏活动是可改变的骨质疏松风险因素。他建议尽量从饮食摄取所需钙质,若无法做到这点,就得服用钙补充剂。

不过他提醒,服用的钙质越多,不一定意味着效果越好,因为额外的钙不能提供额外的骨质保护,反而可能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服用的钙质越多,不一定意味着效果越好,反而可能增加并发症的风险。(档案照)
服用的钙质越多,不一定意味着效果越好,反而可能增加并发症的风险。(档案照)

庆德堂卢正嘉医师从中医角度给出饮食建议。他说,骨质疏松患者应选择能够补肾、健脾、养血的食物,以促进骨骼的营养吸收。

黑芝麻、核桃、黑豆、枸杞、山药、海参等食物,富含钙质、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可帮助增强骨密度。黄豆、燕麦、南瓜、薏苡仁等食物,可改善脾胃功能,提高营养的吸收。

鱼虾、牛奶、奶酪、豆腐、深色绿叶蔬菜等食物,能提供丰富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此外,某些食物可能会影响营养如钙的吸收,应尽量少吃。举例,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饮、凉茶和生鱼片,容易损伤脾胃,影响营养吸收。

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和鞣酸可能干扰钙的吸收,过量饮用会加速钙质流失。(档案照)
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和鞣酸可能干扰钙的吸收,过量饮用会加速钙质流失。(档案照)

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和鞣酸也可能干扰钙质吸收,过量饮用会加速钙质流失。另外,高盐分和高脂肪加工食品,如炸鸡、腌制食品等,会增加尿钙的排泄,导致骨密度下降。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