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的官瑞祥去年身体不适,辗转检测后发现患有罕见心脏病——转甲状腺素淀粉样变性心肌病(Transthyretin Amyloid Cardiomyopathy,简称ATTR-CM)。来自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的心内科高级顾问顾春缘医生,为你解读这一罕见病的非典型症状及治疗方式。
高龄患者及时确诊 症状迅速获改善
官瑞祥近年来经历了多次健康挑战。72岁时,他因心脏问题接受了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coronary angioplasty with a stent insertion),即支架置入术,并因此从机械工程领域退休。然而,在2024年4月底,他开始频繁出现头晕和气喘的症状,家人便陪同他前往医院检查。
起初,家人以为这些症状可能是年龄增长引起的血管硬化或耳水不平衡。他的孩子们还注意到父亲明显变胖而倍感担忧。然而,医院的多项检查并未找出明确的病因。直到5月初,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National Heart Centre Singapore)心内科高级顾问医生顾春缘接手官瑞祥的病例。凭借丰富的心脏病诊断经验,她怀疑官瑞祥可能患有罕见心脏病——转甲状腺素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
为了确认病情,顾医生安排了一系列详细检查,包括核素扫描(pyrophosphate nuclear scan)和血液检测,最终确诊官瑞祥患上ATTR-CM。
确诊后,官瑞祥立即开始服用专门针对ATTR-CM的药物治疗。他的头晕和气喘症状迅速得到缓解,肺部的积液也明显减少。更重要的是,由于发现及时,他无需进行手术,令全家人如释重负。
他的次女官凌玲回忆道:“我们当时才意识到,父亲‘发胖’其实是心脏问题引起的水肿。在接受正确的治疗后,他的症状大幅改善,人也明显更有精神了。”
症状复杂:从水肿到腹泻都可能出现
谈及ATTR-CM的成因,顾医生解释:“我们的肝脏会生成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这是一种运输蛋白,负责在体内运输维生素A和甲状腺激素。当运输蛋白质变得不稳定时,异常蛋白质可能在心肌中沉积,进而导致心脏功能出现障碍。”
她补充道:“ATTR-CM的症状可能出现在身体不同部位,这些症状也类似于其他更常见的疾病,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病症。”
例如,手部麻痹、抓握无力,可能会被认为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疲劳、气喘、心悸和腿部水肿等症状,也可能与心房颤动、血管阻塞或其他类型的心衰混淆。
ATTR-CM的常见症状包括:
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导致手脚麻痹或疼痛,随着时间推移,症状加重,影响肌肉力量,导致行走困难。严重时,患者可能需要轮椅代步。
疲劳、心悸或心跳过慢:患者可能感到长时间乏力,并伴随心律不齐等问题。
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消化道:可能引发腹泻、便秘、腹胀等消化系统问题。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血压不稳,站立时感到头晕,甚至晕倒。
肺部积液:会引发气喘、双腿水肿,以及仰卧时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如何确诊?
顾春缘医生表示:“过去,患者往往需要三到五年,并辗转三到四位医生后,才能最终获得确诊。如今,随着医学界对该疾病的认识不断提高,迟确诊的情况已有明显改善。”
ATTR-CM诊断流程:
初步筛查:对于出现气喘、腿部水肿、头晕等症状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先进行心电图(ECG)和心脏超声波(ECHO)作为第一步检查。
后续检测:如果怀疑患有ATTR-CM,医生可能会安排核素成像扫描、血液检测和尿液检测,以进一步确认病情。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活检,以获取最终诊断依据。
顾医生提醒:“不要简单地把这些症状归因于老化,而忽略就医。如果发现自己出现相关症状,务必向医生详细说明病情,并提供家族病史,以便安排全面检测,及早确诊。”
她补充道:“遗传性ATTR-CM患者通常在50岁左右便开始出现症状;而非遗传性病例则多在60岁后以后发病。此外,这种疾病无论男女皆可能患上。”
口服药物配合生活方式治疗
在五到十年前,ATTR-CM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较年轻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肝脏移植。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如今患者仅需口服药物即可有效控制病情。
顾医生分享道,这些药物可稳定运输蛋白,防止异常蛋白继续沉积在心脏,从而延缓病情发展,让患者能够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
日常管理三贴士:
健康饮食:减少盐分摄取,保持稳定的饮水量,避免过量饮酒,并坚持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进行轻至中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或骑行,并搭配适量的肌力训练,以保持身体机能。
定期复诊:遵循医生处方,定期监测病情进展,以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官瑞祥也强调,确诊后他和家人注重饮食调理,减少盐分和油脂摄入,避免糖分过高的食物,以糙米为主食,并维持低肉、高纤维的均衡饮食。
他说道:“每天早晨,我和太太都会下楼散步、打气功,晒晒太阳,让自己保持活力。”
顾医生建议:“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建议,并定期接受扫描检查,以追踪病情发展。同时,健康人士也应定期体检,以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血糖等潜在健康问题。”
作为过来人,官凌玲深刻体会到尽早了解病症的重要性。她表示:“如果患者和家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就能更快识别症状并及时就医,或许能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她认为,早期确诊不仅有助于病情管理,也能减轻患者和家属面临手术的心理负担。
早确诊 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在谈到诊断与治疗时,顾医生总结给病患的四大提点:
聆听身体发出的信号:若感到不适,及时就医,避免拖延病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ATTR-CM与糖尿病等慢性病类似,若能及早确诊并接受治疗,可以延缓病情恶化,并防止生活质量受进一步的影响。
临床研究显示,早诊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可显著降低心衰风险并减少住院次数。
患者应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对待病情,避免过度焦虑。
与医生详细沟通病症至关重要,因为某些看似普通的不适,可能与更严重的疾病相关;转甲状腺素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正是如此。
如果患者或家属对病情有所疑虑,不要犹豫,应主动向医生咨询,以便尽早进行检查和诊断。
【本文由辉瑞呈献】
本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仅代表所述专家或参与者的个人意见。此资料仅用于教育和/或疾病认知目的,不应替代专业医疗咨询。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咨询医疗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