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走得慢,坐下站起时多了些迟疑,洗澡或做家务后显得疲惫不堪,却总说:“没事啦,老了就是这样。”然而,这些看似“正常老化”的现象,在慈济首席物理治疗师维诺(Jothiramalingam Vinoth)眼中,可能早已悄悄透露出他们身体衰弱(frailty)的信号。

“衰弱的初期征兆往往非常细微,容易被忽略,比如可能出现无意间的体重减轻,握力减弱,或因为害怕跌倒或感到疲累,而不愿外出与人交往。家人可能只觉得长辈比较爱坐,出门少了,容易累,但这其实可能是身体机能正在下滑的警讯。”维诺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强调,只要适时介入,衰弱并非不可逆。

衰弱并不是患病,而是生理能力“打折”了。维诺分享了一名年长者的真实故事。这名妇人最初连走几步路都必须依赖助行架,生活仿佛只能在四堵墙之间打转。透过一套为她量身打造的复健计划,她慢慢恢复了腿部力量和平衡感。更重要的是,她重新建立了走路的信心。几个月后,她不仅能独立短程行走,甚至能每周步行至邻近巴刹,挑选自己喜欢的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