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忽略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它可能导致中风,影响生活质量。受访心脏科医生认为,使用治疗房颤新技术,疗效与传统消融术相似,并能大大降低传统消融术可能导致的肺静脉狭窄(pulmonary vein stenosis)等并发症。
房颤是一种不规则、快速的心律。造成房颤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心脏缺陷、心脏病发作、心脏瓣膜病,以及肺部疾病包括感染性肺炎、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高血压等。有些患者毫无症状;有些会感到心悸、疲劳、胸部疼痛、气短、无力、头晕、运动能力下降。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心电理部门主任、心内科高级顾问医生曾志强副教授强调,房颤不治疗的后果,会导致患者中风、心力衰竭、心悸。“房颤还会增加须安装起搏器(pacemaker)的风险,整体生活质量也会下降。”
脉冲电场消融术与传统疗法有何不同?
脉冲电场消融术(Pulsed field ablation)是一种治疗房颤的新型消融方式。其高压电流直接针对心脏细胞,在数秒内穿透细胞膜,形成无数微小孔洞,使引发心房颤动的不正常细胞迅速流失,最终死亡。
曾志强医生说,大多数心房颤动患者在接受脉冲电场消融术后24小时内即可出院。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内能恢复正常活动。
就安全性和有效性而言,脉冲电场消融术与射频(radiofrequency)或冷冻消融(cryoablation)等传统热消融技术(traditional thermal ablation techniques)有何不同?
曾志强医生说:“脉冲电场消融术采用电穿孔技术。这是一种组织选择性技术,利用短暂的电脉冲(electrical pulses)在心肌细胞膜上打‘孔’。射频或冷冻消融等传统方法利用的是热能加热或冷冻心脏组织,这种方法没有选择性。
“接受射频或冷冻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患者,可能出现肺静脉狭窄、膈神经损伤(phrenic nerve injury)和心房食管瘘(atrio-oesophageal fistula,即左心房和食道之间出现异常连接)等并发症,而脉冲电场消融术不会出现这些并发症。至于疗效,脉冲电场消融术与射频或冷冻消融术的疗效相似。”
哪些患者适合采用脉冲电场消融术?哪些不适合?
曾志强医生说:“几乎所有可能从房颤消融术中获益的患者都适合。”至于脉冲电场消融术是否存在内出血、中风、穿刺部位淤伤等潜在副作用,曾医生说:“在所有消融术中,这些情况都很罕见。”
房颤常见三大迷思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异常,影响着世界上许多人。虽然房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身上,但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
尽管人们对房颤这种病症并不陌生,但它往往伴随误解,导致不必要的恐惧和困惑,甚至导致治疗延误或不当。
①有房颤的人不可运动或开车?
如病情得到控制,可继续开车和锻炼。房颤患者应保持运动,以维持健康生活方式。
②房颤会自愈所以无须治疗?
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同时,与年龄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或中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而这些疾病又是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病程进展中,治疗显得愈发重要。
③如果没有不舒服,房颤不会增加中风风险?
据估计,40%的房颤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也不知自己患有房颤。无论是否会引起不适,房颤都会增加中风的风险。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在中风后才被确诊患有房颤。
*文章改写自2025年5月联合早报《别让房颤引发中风 新消融术助患者快速康复》一文。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