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Naegleria fowleri)
最近中国媒体报道,福建省一名5岁女童今年6月去游泳和浸温泉后不适昏迷,确诊感染俗称“食脑变形虫”的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抢救60天后不治离世。
“食脑变形虫”其实不是真的会啃食人脑,它偏好湿热环境,常见于25摄氏度以上的温水环境,在约42摄氏度时繁殖力最旺盛。它存在于江河、池塘、水坑等水体中,甚至在温泉和潮湿的泥土中,也可能找到它们的踪迹。当缺水和食物时,食脑变形虫滋养体会在外部形成双层的囊,把自己包裹成一个球形,藏身里面以避免死亡。
这种包囊有可能随尘埃一起悬浮于空气中四处飘扬,遇到适于生存的水,再脱去包囊,重新成为滋养体。在水中,它们主要以滋养体的形态生活,有时长出长长的鞭毛,有时又伸出形态不同的手足,运动十分活跃。这也就是为何被称为“变形虫”。
当含有原虫的水进入鼻腔后,原虫可能穿过嗅觉神经,沿着嗅神经进入大脑,在脑组织中繁殖并引发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rimary amebic meningoencephalitis)。
延伸阅读
早期症状似脑膜炎
“食脑变形虫”的感染症状,早期与普通脑膜炎相似,容易被忽略。它的潜伏期一般是一至九天(多数为五天左右)。
·初期症状:头痛、发烧、恶心、呕吐、鼻塞或流涕,嗅觉或味觉丧失。
·中期症状:颈部僵硬、畏光、意识混乱、嗜睡、抽搐、幻觉。后期症状则严重脑水肿、昏迷。发病后进展极快,通常七至14天内致死。
致死率高 预防是关键
目前此症治疗困难,没有标准的高效方案,但部分幸存病例显示米替福新(Miltefosine)被认为对阿米巴有效,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因为致死率极高,预防尤为重要:
·避免在温暖淡水湖泊、河流、温泉,潜水或让水从鼻腔进入。
·游泳或接触此类水源时,可使用鼻夹。
·避免用未经充分消毒或煮沸的自来水冲洗鼻腔。
·游泳池要有足够氯化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