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损伤(Acute injuries)通常因突发创伤,如骨折或肌肉撕裂所引起。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骨外科医生滕振宏接受《活得好》采访时提醒,患者若出现某些症状,应尽早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滕振宏医生指出,急性损伤若伤势严重,往往伴随肢体极度无力,或关节无法正常活动等。他提醒,若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寻求医生诊治:
■患处畸形,例如出现大肿块,或肢体弯曲成异常角度;
■移动受伤部位时,发出爆裂声或嘎吱声;
■伤处无法承受任何重量;
■严重肿胀及疼痛;
■感到受伤部位附近的关节不稳定;
■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或发烧等全身症状
在等待就医期间,患者可遵循“RICE”急救原则,以减轻伤势:
R(Rest 休息):立即停止活动,避免继续使用受伤部位。
I(Ice 冰敷):用冰袋或冷敷,每次15至20分钟,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C(Compression 加压):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包扎,帮助控制肿胀,但避免绑得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E(Elevation 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减少肿胀。
医生提醒,急性损伤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长期功能障碍,不宜耽误求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