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rtery Disease)在老年人当中更常见。本报《活得好》请新加坡医疗集团旗下的国际心脏中心高级心脏专科顾问医生李志远解析原因。

李志远医生指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由于脂肪沉积物(即斑块),逐渐堆积在心脏供血供氧的血管壁上,损害动脉健康,导致血管狭窄,进而减少心肌的血液供应。患者可能因此出现胸部不适、呼吸急促或全身乏力等症状。

如果动脉狭窄严重或完全阻塞,可能会引发心脏病发作,导致部分心肌坏死,心脏无法正常泵血。长此以往,还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李医生解释,老年人更易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失去弹性,变得僵硬,更容易形成斑块。

此外,老年人罹患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若长期吸烟或维持不良生活方式,更增加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