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本该是休憩的时刻,组屋楼道却传来争吵的回声。那声音尖锐而急促,像把刀子划破了原本脆弱的邻里关系。

也许,最初引发抱怨的只是因为一些脚步声、家具拖动声或小孩吵闹声。谁知怨气一天天积累,终于演变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在本地,大多数人居住在政府组屋中。在空间有限的组屋,邻居的墙也是你的墙;一墙之隔,本应互相照应,因为远亲不如近邻。然而有时并非如此,有些邻居成了对立的陌生人。从开始的唇枪舌战到后来的刀光骤闪,划破清晨,血流走廊,成为双方家庭永远的痛。

人心怎么会走到这一步?是现代社会节奏太快,压得人心躁动?是彼此的耐心和体谅,早已在钢筋水泥的冷漠中逐渐消磨殆尽?

一场噪音之争,竟要用生命来付出代价,这是何等沉重的警醒。我们是否该放慢脚步,学会在心中留一份柔软?也许,我们应该换位思考:若我是对方,我会作何感受?也许,伸出一只手、给予一个微笑,或是一个礼貌性的点头,事情便能化解于无形。

延伸阅读

义顺谋杀案嫌凶 未回应死者噪音调解申请
义顺谋杀案嫌凶 未回应死者噪音调解申请

邻居因噪音闹翻天或酿成悲剧 ,到底该如何是好?答案或许不在法律条文里,而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唯有愿意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怒火,我们才能守护这座小小组屋里最珍贵的东西——人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