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少人有听力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目前全球有超过15亿人正经历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这相当于大约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有听障问题。其中,约4.3亿人的听力损失达到中度或更严重程度,需要积极的康复干预,如使用助听器。
一般上,初期使用助听器者,若感到不适且未及时得到疏导,容易有挫败感,失去信心而减少佩戴时间。
The Hearing Specialist诊所首席听力学家陈文海指出,助听器验配效果是否成功,取决于两大关键因素:技术要件的精准实现和康复流程的系统化管理。
陈文海说:“作为听力专家,我们接触过无数听力障碍的患者,最大的满足感是为他们及其家人找回聆听的喜悦。”许多患者并非初次使用助听器,但由于佩戴后感觉不适而放弃使用,使用期往往不足半年。常见原因包括:
·声音放大后过于嘈杂刺耳;
·听力改善不明显,在嘈杂环境如聚会或聚餐时,仍听不清家人和朋友谈话;
·自行佩戴助听器存在困难。
延伸阅读
个案:从拒绝到接纳
陈文海分享了一个个案:黄先生近年来听力明显下降,在女儿的陪同下前来就诊。约五年前,黄先生曾在另一家医院配过双耳助听器,但使用不足六个月便弃用。至今,他仍记得当时助听器的噪音很大、佩戴不适。尽管医院为他配了各种配件,但他完全不会使用。由于这段不愉快经历,他此后一直拒绝再次尝试助听器。时隔五年,女儿终于说服父亲前来就诊。戴上最新的人工智能助听器后,黄先生不仅听得更清楚,交流更轻松,压力也减轻了,还重拾社交乐趣,投身钟爱的活动。
陈文海指出,这类案例并不少见,其关键问题在于患者缺乏对现有助听技术的认知,如对助听器的设计原理和实际功能了解不足。一台经过精准验配的助听器,应当在型号与款式的选择上契合患者的需求,同时对各组件的细节进行个性化调试,从而优化音质效果,确保佩戴的舒适性与实用性。这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听力学家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并逐渐适应对助听器技术的信心。这过程需要紧密的跟进服务,通过渐进式训练与陪伴,帮助使用者逐步适应听觉。
蓝牙助听轻松看电视
听力损失的影响远不只是听不清,它还会改变患者的行为、社交和心理状态,让他们逐渐变得不爱社交,甚至可能出现自信心低下、焦虑或抑郁等问题。
陈文海说,许多患者,包括陪同就诊的子女,常认为助听设备的蓝牙功能并非必要。但是无线蓝牙技术的连接功能,是助听器不可或缺的核心配置之一。他说:“借助蓝牙技术,电视与手机的声音能以最佳音质,直接串流至助听器。许多爱看电视的长辈就能重获清晰声效,既不必费力盯着字幕,也无须在静默中观看节目。”上述个案的黄先生佩戴新助听器一个月后复诊时表示,他现在看电视时已能听清每个字,不必再依赖字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此外,使用者得以再次与子女、孙辈进行电话沟通交流,重新与周遭环境建立联结。
AI降噪增强使用舒适感
第二核心技术是AI人工智能降噪技术。若长期处于未经矫正的听力损失状态,大脑会逐渐习惯无声环境,并对一般人觉得正常的音量产生敏感甚至不适。先进的AI降噪技术不仅提升嘈杂环境中言语的清晰度,更重要的是增强在喧闹场景下使用助听器的舒适感。
陈文海说,当患者对助听器技术建立起信心时,其佩戴意愿也会跟着提升。当使用者产生内在动力后,会逐渐适应助听器并延长佩戴时间。这一过程有助于大脑重新学习识别声音,从而提升听觉能力,并改善生活质量。
他说:“助听器虽未必能百分百恢复听力,但当听力恢复到70%至80%后,多数患者无需再费力聆听,也可重获独立和快乐的生活。”
▲“一对一”专家咨询与新一代人工智能(AI)助听器体验(免费)
日期:10月28日至12月20日
名额有限,每天只限三位
报名预约:WhatsApp 9634 2369或致电6346 0858。
(本版由The Hearing Specialist赞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