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冠病病毒不断出现新变种,加上人体免疫力会随时间减弱,医生提醒防疫仍不可松懈,这对年长者和体弱者尤其重要。

当一名70岁的公众演讲者在台上突然晕倒时,各项医学检测都没发现异常。直到五天后,一名新加坡专科医生才找出真正的病因:冠病(Covid-19)。

传染病专科医生阿索克•库鲁解释道:“他其实出现过类似流感的不适和流鼻涕等前驱症状,都是冠病发作前的警讯。病毒感染削弱了他的体力,最终导致他昏厥。”

库鲁医生是新加坡中央医院传染疾病客卿专科顾问。他自2020年就加入卫生科学局的冠病传染病专家小组,并于今年4月获任命为卫生部属下传染病管理局首届理事会成员。

库鲁医生说:“冠病并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它仍持续存在。此外,它不仅会引发轻微感染,对年长者以及有多重健康问题的人来说,也可能造成严重问题。”

冠病未消失 变异株持续传播

随着公众对冠病的担忧减轻,接种率也随之下滑1。但库鲁医生警告切勿掉以轻心,因为社区内的群体免疫水平已随时间降低,而冠病病毒(SARS-CoV-2)新的变种,比如LP.8.1株,仍在传播,对某些群体来说可能导致严重症状。

对某些人来说,冠病带来的并发症,并不止于最初感染冠病病毒的阶段。库鲁医生引述近期研究2,3指出,感染冠病者罹患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因此,医疗脆弱群体更应设法保护自己,避免被感染。

近期病例激增 老年患者首当其冲

今年4月27日至5月3日那一周,新加坡迎来新一波冠病病例。根据新加坡卫生部和传染病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估计确诊人数为1万4200例,比之前一周的1万1100例增加不少。同一时期,每日平均有133名患者因冠病住院。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往往受影响最严重。

库鲁医生在中央医院亲自接诊过三名这类患者:其中两人分别是60多岁和70多岁,皆为肾衰竭晚期患者(其中一人还需要透析治疗),两人最终都必须依赖呼吸机维持呼吸。另一名患者也需要呼吸辅助。

年长者抗拒接种 年轻人掉以轻心

在后港天职药房执业的梁俊杰医生发现,不少长者对接种冠病疫苗仍存抗拒,而年轻人则认为已不需要额外防护。

梁医生举例说,一名86岁的老妇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骨关节炎等多重疾病,身体虚弱,不良于行。当老妇今年6月感染冠病时,他开立了抗病毒药,但疗效有限,老妇最终不得不入院治疗。

在6月,她已经在诊所接种了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但却拒绝接种冠病疫苗。梁医生说:“她出院后,我再跟进时,她表示后悔没有接种冠病疫苗。”

两周后,这名病人的儿子(即老妇的照护者)也来到梁医生的诊所,询问接种冠病疫苗事宜。

感染冠病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康复后也可能长期虚弱。(Getty Images)
感染冠病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康复后也可能长期虚弱。(Getty Images)

梁医生希望更多人能从这个例子中吸取教训,与医生讨论如何防护冠病。“对于未接种者来说,感染后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有时即使康复了,仍可能持续虚弱。”

他强调,特别是多代同堂的家庭,包括祖父母、父母与孩子同住的情况下,尤其需要考虑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梁医生和库鲁医生都表示,大家应该继续接受冠病疫苗的保护,毕竟每五名新加坡人中,就有一人年龄在65岁以上

新加坡传染病署10月24日宣布,更新版冠病疫苗已在全国超过600家家庭医生诊所、10家综合诊疗所提供,也可通过流动接种队接种。

库鲁医生说:“我们很多人与家人同住,做任何决定时,都应考虑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家中较为脆弱的成员。”

长冠病仍是隐忧

2019年底冠病疫情爆发,至今已五年,家庭医生仍见到不少患者深受“长冠病”(long Covid)所苦。最常见的长冠病症状包括疲劳、气喘及专注力下降等,目前尚无特定药物治疗

梁医生解释说:“长冠病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确实看到部分患者在康复后出现肺功能下降的情况。例如,我们可能需要为他们开立吸入剂来缓解症状。”

库鲁医生指出,长冠病对不同患者群体的影响各不相同。

他说:“全球已有充分证据显示,预防严重冠病可进一步降低患上长冠病的风险。”

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 可免费接种冠病疫苗

目前,卫生部建议三类人群应考虑接种冠病疫苗:60岁及以上人士、6个月及以上的医疗脆弱群体,以及养老院住户。

根据全国疫苗接种计划,指定的综合诊所及私人全科医生诊所现已提供免费更新版冠病疫苗接种服务,年满6个月及以上人群可轻松便捷地获得冠病防护。

对于年长者、体弱者及慢性病患者,库鲁医生建议采取“全面防护策略”,除了冠病,也应接种流感、肺炎链球菌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

梁俊杰医生表示,他建议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通过单次就诊完成所有疫苗接种4,以方便患者。他强调患者应始终与医生沟通,了解哪些疫苗适合自己且被推荐接种。

两名医生的讯息很明确:由于冠病从未真正消失且新变种不断出现,采取防护措施依然至关重要。

库鲁医生总结道:“在可预见的未来,冠病仍将是不可轻忽的威胁。”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关于冠病防护的信息

【本文由Pfizer呈献】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医疗专业人士意见,仅供教育用途。文章内容不可替代专业医疗咨询,亦不能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决定的依据。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建议,请务必咨询你的医生。

资料来源

1 MOH. Update on Covid-19 Situation. Last accessed: September 2025

2Lim J T et al.;2024;Long term cardiovascular, cerebrovascular and other thrombotic complications in COVID 19 survivors :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st accessed 31 August 2025

3Wee et al.;2024;Long term cardiovascular, cerebrovascular and thrombotic complications after SARS COVI-2 omicron infection: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st accessed 31 August 2025

4 MOH. Changes to Covid-19 Vaccination Precau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Last accessed Sept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