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开埠202年,法国人在这里留下许多历史性标记,包括历史、自然文化、社会生活、经济和政治等层面。
我们常见到的Avenue这个字源自法文,指“两旁种有大树的大道”。克里门梭(Clemenceau)是一个典型的法国姓氏。在热闹的乌节地带,有一条康庄的大道就叫克里门梭道,这么“法国味”的路名在新加坡的确少见。
请订阅或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圣若瑟书院目前为新加坡美术馆。(互联网)
和平饭店(Singapore 500 Early Postcards照片)
善牧主教大教堂建于1847年。(皓琦摄影)
法文的罐头黄梨广告。(皓琦摄影)
1922年的马来亚—婆罗洲展览盛况 。(文物局档案)
1970年瑞士俱乐部路的萨舍里欧住宅区。(文物局档案)
字体大小:
新加坡开埠202年,法国人在这里留下许多历史性标记,包括历史、自然文化、社会生活、经济和政治等层面。
我们常见到的Avenue这个字源自法文,指“两旁种有大树的大道”。克里门梭(Clemenceau)是一个典型的法国姓氏。在热闹的乌节地带,有一条康庄的大道就叫克里门梭道,这么“法国味”的路名在新加坡的确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