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阿美族生态捕鱼法:为鱼虾设理想栖所

台湾花莲的马太鞍湿地。(黄匡宁提供)
台湾花莲的马太鞍湿地。(黄匡宁提供)

字体大小:

台湾花莲阿美族人为鱼虾设置理想的栖所,诱引习性不同的水中动物集中在一起,时机成熟时即可捕捞,此传统捕鱼法称作“巴拉告”。

马太鞍位于台湾花莲光复乡马锡山脚下,千百年来阿美族人在天然沼泽湿地里采菜捕鱼,自给自足,形成独具一格的生活文化。历经岁月变迁,生活形态改变,近代整片湿地重新规划,转为教育与观光用途,过去几年来搭上生态旅游与原住民文化热潮,成为生态文化旅游的新据点。

来到马太鞍生态园区,苍山阔野间满目翠绿,清澈流水贯穿整片湿地,水中游鱼清晰可见。景区里不只保留了自然生态环境,也保留了马太鞍阿美族人独有的捕鱼文化,由解说员现场讲解示范,开放式环境里走入沁凉流水中亲手摸鱼,对湿地文化也有不一样的认识。

垃圾变鱼礁

巴拉告摆放在开放水域,等待时机成熟时下水抓鱼。

阿美族属于母系社会,由女性继承家族土地。家中女性负责农耕,男性则负责部落共有地里的山田烧垦、捕鱼和狩猎。

由于马太鞍的湿地环境不适合一般河流里常用的撒网、钩钓等常见渔法,居住于此的族人因地制宜,观察鱼虾的生活习性与食物链,模仿河流生态环境,发展出独一无二的传统渔法“巴拉告”(Palakaw)。

巴拉告源自人工鱼礁Lakaw。在Lakaw的字根前加上字首pa,有制作和使用Lakaw的意思,或翻译成“打造鱼的居所”。

实际上,Lakaw在阿美族语的原意是“垃圾”,因为建造材料都是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如竹筒、杂草、树枝等等。先民发挥巧思变废为宝,世代传承,所以Lakaw在马太鞍部落除了指废弃物,也有“鱼虾栖所”的意思。

巴拉告的基本概念就是为鱼虾设置理想的栖所,诱引习性各不相同的水中动物集中起来,时机成熟时即可捕捞食用。

传统上部落领地内的河川都是部落公共财产,但马太鞍却是各家拥有专用渔区,由家族成员搭建自己的捕鱼设备,各自收取自家的渔获。

巴拉告是马太鞍人生活中的大事,婚丧喜庆都会邀请亲友一起下水捕鱼。不过,捕鱼是男性的专属活动,男人下水时,女人四处采摘野菜,搭配鱼虾烹煮。家家户户自制的巴拉告,公开摆放在开放水域,制造水准与日常打理的整洁程度,大家一眼就看出,由此反映出一个家族的风格与能力,也以此判断男人是否勤劳,成为女性的择偶标准。

鱼虾栖息所

讲解员介绍巴拉告的三层架构。

巴拉告的原理是模拟鱼虾栖地特性,搭建一个三层结构的人工鱼礁,由下而上分别为:圆筒层、树枝层、覆盖层。

三层不同的微栖地,吸引三种不同类型的水中动物栖息。

最下面的圆筒层用竹筒或空心树干制作,设计给习惯栖息在洞穴的鱔鱼、土虱、鰻鱼等,当地人归类为不带鱼鳞的鱼种。

中间用九芎的树枝捆绑而成,压在底层的竹筒上。树枝表皮会滋生藻类提供养分,树枝间隙正好提供生活空间,吸引细小的水中生物,如小鱼、小虾、蟹、螺和水栖昆虫,归类为“不是鱼的鱼”。

最上面是用杂草细枝或水生植物铺设的覆盖层,这层吸引常见的较大型鱼种如鯽鱼、吴郭鱼等,归类为有鱼鳞的鱼。

鱼礁完成后放在水里,形成一个小小社区。好奇的鱼类在周边嬉戏活动,留下排泄物,会顺着最上层的草堆流到中间的的树枝枝干,形成养分。细小鱼虾蟹看到枝干做成的屏障里有所需的食物,就会慢慢搬过来栖息繁殖。这一层的小鱼小虾主要用作上下层生物的食物来源,有了食物就会引来其他大型鱼类,一般躲在最上层的水草间。上层鱼类的食物碎屑和排泄物都会往下掉落,病死的鱼也会下沉,正好成为底层的鱼类的养料,形成完整的食物链,也保持水源的干净。

巴拉告一般放在往来鱼群较多的地方,最上层用长竹竿加以固定整个结构,避免水位上涨时被冲走。路过的鱼虾被宜居环境吸引,在三层结构中各得其所,繁衍生息。经过一段时间,三层都住满了鱼虾,就可以开始捕捉。

底层的圆筒从水底取出来,就能轻易倒出躲在里面的鱼。

捉鱼时把渔网置于河道出入口,上层清除后大鱼四处游走,自动落网。中间层把树枝提出水面,即可将攀附于树枝间的小虾抖入三角鱼网中。底层的圆筒从水底取出,就能轻易倒出躲在里面的鱼。整个系统配合河川地形和鱼类习性,不破坏生态环境,并确保渔获源源不绝,水池生生不息。

野炊石头火锅

吃多少捕多少,是阿美族人自古的捕鱼习惯。不需使用的鱼虾留在水中,保持可持续性。准备食用的鱼虾,捕捉了当场享用。

阿美族人在野外活动,烹煮食物时就地取材,把槟榔叶折成炊具,装上溪水,放入鱼虾与野菜。然后生火烤石头,把热石丢入槟榔叶器具里,把水煮沸,从而把食材煮熟,现煮现吃。

生态园区里可以尝到这道特色火锅,落实产地到餐桌的完整体验。餐厅里同样从生火做起,食器以竹筒取代槟榔叶,装满汤水并加入鱼虾野菜,石头烤得火红后放入汤里,顿时热气蒸腾,食材瞬间煮熟。身在原野间品尝来自巴拉告的溪鱼,原生态天然滋味,每一口都格外鲜甜。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