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声》 引导云门舞集新时代

《十三声》融合舞蹈、音乐、唱咒、影像及服装创造出的独特风格,赋予观众更多的可能与想象空间。(吴凯怡摄;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十三声》融合舞蹈、音乐、唱咒、影像及服装创造出的独特风格,赋予观众更多的可能与想象空间。(吴凯怡摄;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字体大小:

本地创作舞蹈家

当代舞蹈看的不是一种明白,而是观者的一种自觉与状态。它也许是一种静态,或许是某种过程,我们在观看当代舞蹈的同时也在观察自己身体产生出来的一些想法与感受,而这些元素都是成立的。《十三声》也在这样的频率中展现出许多类似的空间,引导我们想象。

“舞蹈不是一件认知的事情,而是一件感受的行为。”——林怀民。《十三声》便是台湾编舞家郑宗龙儿时感受延伸出来的舞蹈作品。

云门舞集创立于1973年,是由创办人林怀民与一群刻苦耐劳的创团舞者们一同打造的具有台湾风貌的当代舞团。它为台湾的舞蹈生态环境打下了稳固的基础,还栽培了许多世界级的当代舞蹈家与编舞家,而郑宗龙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郑宗龙从恩师林怀民手中接任云门舞集艺术总监,象征新旧交接及传承,开启舞团的新时代。郑宗龙(1976年)出生于台北艋舺(现名万华),2002年舞蹈科班毕业后加入云门舞集。随后在舞团里一步一脚印,担任过云门2(现于云门舞集融为一体)特约编舞家、助理艺术总监及艺术总监等职位。踏入云门的大家庭后,身为舞者的首要任务就是站桩。这一站,让云门舞集与郑宗龙的缘分深稳地扎了下去。因为专业舞蹈对舞者身体的要求激烈苛刻(相同于专业运动选手),随舞团巡演了四年的郑宗龙,不得不因伤退出舞团。但也因此埋下了伏笔,造就了接下来郑宗龙的编舞生涯。

台湾风土民情舞蹈化

由滨海艺术中心呈献的《十三声》是云门舞集50周年的第一场演出,并由此展开2023年的海内外巡演。《十三声》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郑宗龙对于乩童起乩状态深感兴趣,以及与母亲的一次交谈。据他描述,艋舺是一个聚集了形形色色人事物的地方,成长在鱼龙混杂的艋舺,艋舺的喧哗烙印在他儿时的心底。

《十三声》的开场选择先唤起观众的听觉,在女舞者陈慕涵手里摇摆坚定的铃声唤醒了其他舞者。灯光这时才缓缓照亮排列一致穿着一身黑服装的舞者们,一个接一个地走进幕前方的空间,营造出绕境游行前的端庄严肃气息。紧接其后便是幕的升起,舞者们也开始撒满舞台,呈现出郑宗龙口中形形色色的角色,组成不相同的肢体动作及声音。《十三声》把很接地气的环境搬上舞台,开启了一小时不间断的视觉与听觉旅程。

其后,吵杂不堪的意境渐渐化生成热闹歌唱的欢乐气氛。舞者们在流动性的舞蹈动作间拍手,排成具有传统民间舞蹈里围绕欢庆的队形,嘴里不停吟诵着台湾民间古谣。编舞家特地插入手舞足蹈的桥段,不只是要在作品中融入一些台湾道地的氛围,同时也是他对于舞蹈、音乐、歌唱本就是一体的信念。

在群舞发展于欢乐之中,透出了一段流动性高、非常顺畅的动力双人舞。舞者范家萱与黄柏凯巧妙运用柔软细腻的身段,把两个身体链接自如,展现出看似合体却又有着个体拉扯飞奔的动力。这样傲人的技巧让人惊叹。接着影像与灯光转变,出现了类似神明绕境的剪影。女舞者陈慕涵穿着色彩艳丽有着霓虹效果的长裙,被男舞者黄柏凯缓缓举起,呈现出类似大仙尪仔的造型。底层舞者操纵上方舞者的动律时,配合得生动灵活。不只有着大仙尪仔高于成人两倍的高度,也体现出行进时动作夸张,手部大幅晃动的威严。这样细腻入微的质感,并非简单,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随后,出现一只巨大生动的锦鲤,它除了游动在幕的边缘,也穿插在舞者们的身体上。王奕盛的影像投射到舞台,不仅涵盖了整个舞台空间,还溢出到幕的边缘,并且延伸到离观众席最远的后幕。锦鲤的影像把整个舞台立体化的同时,也赋予舞动的表演者多一层生动画面。这样详细的细节考量及完美配合,融合出奇特但又不奢华的意境。接下来的是不断延续具有流动性的群舞,展示出舞者们十足的默契。群舞的能量高,感染力较强,穿梭在舞台空间里,表现出流鱼般的灵活性。柔软的身段加上强而有力的敏捷动作,为群舞的结构体系发展得淋漓尽致。

在音乐的带领下,男舞者们围绕着其余的舞者,随口念出一大段道坛唱咒。影像浮出铺满红色背景的咒语抽象文字幕,舞台瞬间变成乩童起乩的庄重气氛。慢慢地,舞台只剩下一位男舞者周辰烨,他体现出起乩后无我的状态,过程渐渐引导他的肢体动作直到嗓声嘶吼。

最后,群体舞者们都换上林秉豪设计的霓虹服装。在舞台后方排成一条直线后散开,重现 开场喧哗的一幕。但这次增添了许多靓丽色彩,也象征更多活力层次的情绪交叉。幕就在这时缓缓落下,隔开了嘈杂不堪的舞台。锦鲤穿梭在无声无息落下的幕中,逐渐地消失无踪。在这样鲜明唯美的意境中,结束了这场完美演出。

《十三声》充分体现出台湾的风土民情,也代表着郑宗龙自己的“根”与“魂”。郑宗龙通过绕境、起乩、大仙尪仔的走姿发展出来的动作等来贴近主题,然后加以放大与舞蹈化。他在寻找的是属于台湾的元素,土生土长的台湾身体。这形成凝聚整支舞蹈的大方向,也是《十三声》的独特所在之处。

当代舞的空间与魅力

很多人常常都在问,我们必须用怎样的方式看待当代舞,甚至会产生许多不解与焦虑。然而当代舞蹈看的不是一种明白,而是观者的一种自觉与状态。它也许是一种静态,或许是某种过程,我们在观看当代舞蹈的同时也在观察自己身体产生出来的一些想法与感受,而这些元素都是成立的。《十三声》也在这样的频率中展现出许多类似的空间,引导我们想象。它融合了舞蹈、音乐、唱咒、影像,以及服装所创造出的独特风格,赋予观众更多的可能与想象空间。

舞蹈与身体本就是一种当下的体验,它是富有灵活性、时时刻刻都在成长与变化。就像郑宗龙在演后座谈会所描述的,“我好像还有一些地方看不懂。必须再去花一点时间,看看能不能把它看懂多一点。”这“懂多一点”指的不是一种单一的形式,而是能否让作品有更多的意向与元素。让观者找到切入点,间接与更多不同想法连接起来。这就是当代舞蹈所具备的空间及拥有的魅力。

林强的音乐为整个作品制造出能融合每段不同气息的氛围,加上何佳兴的美术视觉效果及沈柏宏的灯光元素,还有王奕盛的影像拉出了整支舞蹈的层次感。这样缺一不可的设计方向,体现出郑宗龙与设计师们酝酿许久的过程及了解。身体、舞蹈、创作都必须花费许多时间去融合,改变及发酵。《十三声》从首演到现在,经过近七年的过程。每一次巡演时,郑宗龙都对作品做调整与微改,期望能够升华这部作品,让这支舞蹈能再“懂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声》里的舞者们年龄平均在30岁以上,甚至还有“高龄”46岁的创团(云门2)舞者叶博圣。在叶博圣的身上看见了永垂不朽与惊叹不已。在陈慕涵与瘦小的范家萱身上看到的是理所当然的气势与庞大的爆发力。在高大的黄柏凯身上看到的是绵绵不绝柔软有质感、流动性顺畅的雄厚能力。时间不一定会限制身体的格局,反而能酝酿出诠释更具优势的本能。当然,身体终究将会面临时间的考验,何况是天天在那么高压性质的要求下卖命。这群舞者们真的是实实在在地用生命去跳舞,令人敬佩。

传承的本质

舞蹈的传承往往聚焦于舞团创办人或具有创造力,能引导新舞蹈感官的编舞家。但舞蹈身体的本质就是无常,变化对于舞蹈领域的大家庭更是必经之路。如何在无常及变化的过程里成长,甚至寻找更多的可能,成为大家每天必须面对的考验。

近几年因为疫情关系,各行各业都在与时并进转型、转换工作模式,云门舞集恰好在这时候转交到了新的艺术总监手中。“新与旧”在近年来成为重要议题。如同已故圣严法师在建造新的农禅寺时,对知名建筑师姚仁喜所描述的“水中镜,空中花”精神一样,虽然富有文化历史的寺庙是传统,但也是能用当代的角度与方式去执行,并且延续着原有的精神元素。

云门舞集与云门2合并后,观众在《十三声》里看见了新的时代,也见证了舞者们身体的变化。然而,这样的改变往往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整体来说,如今的云门舞集拥有许多灿烂夺目的能量。在与时并进的同时,舞团必须取舍过往具有浓厚特色的本质与继续开拓更多独特辉煌的可能。舞蹈艺术传承的本质不在于形式,更多在于接纳前人的智慧与精神,并有融入当代的思想作风。尽管对于现任团队,这样的过渡期需要巨大的耐性与智慧去磨合和争取。最终延续的仍然是创办人林怀民永垂不朽的精神,这更为可贵。

(本文小标为编者所加)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