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冬未至——《叻报》报道光绪冬至祀天盛况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1860年代的祈年殿。(作者提供)
1860年代的祈年殿。(作者提供)

字体大小:

明清两朝,冬至的祀天活动被列为朝廷三大节之一。清朝皇帝祀天的地方由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建筑组成,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天坛建筑群。光绪十三年,新加坡《叻报》甚至一连两天刊载光绪皇帝冬至到天坛的圜丘及祈年殿祀天的仪礼盛况。

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二十节气,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且清明一般都在冬至以后的106或107天,或者是春分后15天。此时的中国黄河下游地区,平均温度已经上升到10度以上。清明节后来结合寒食节,成为我们熟悉的踏青、扫墓纪念祖先的节日。生活在四季如夏的南洋,或许不太能感受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意义,然而它却与古代的农耕社会关系密切,农民遵循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古代的历法与节气文化,也影响周边国家,如韩国、日本与越南。

冬至祀天是朝廷三大节之一中国历朝帝王,皆需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祀天。明清两朝,冬至的祀天活动被列为朝廷三大节之一。《大清会典》(康熙朝会典)卷五十五,郊祀一,圜丘:国初,自崇德元年(1636年)肇祀郊坛。顺治元年(1644年)定每年冬至祀天于圜丘,夏天祀地于方泽。八年(1651年)建朝日坛,以春分致祭,夕月坛以秋分致祭,四郊大典于斯毕举。

清朝祀天的筹备与祭祀仪礼安排,由太常寺(掌管宗庙与祭祀的机构)主持。乾隆时代冬至祀天时之祝文,见载于《钦定大清会典》(乾隆朝会典)卷八十三,附有《冬日至大祀圜丘祝文》曰:……嗣天子,臣御名敢昭告于皇天上帝曰:时维冬至,六气资始,敬遵典礼,谨率臣僚,以玉帛、牲、斋,粢盛庶品,备此禋燎祗祀于上帝……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