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时光”系列:从三轮车到地铁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搭地铁对国人来说,是便利的交通工具,习以为常。然而在1950至1960年代,交通并不发达,一般人坐不起德士,公共巴士班次少又拥挤,脚踏车及三轮车便成了许多人的代步工具。尤其是三轮车,除了载人,更是承载着老一辈国人难忘的家庭记忆。

今天,年轻一代新加坡人搭乘地铁上下班,或者跟朋友约会谈事,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1950至1960年代,交通并没有那么方便。公共巴士班次很少,车内空间狭窄,搭巴士通常一大堆人硬挤上车,相当混乱。虽然有少数德士,但车资太高,一般人坐不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相当的路程只有两种选择,一是骑脚踏车,二是搭乘三轮车。


新加坡的三轮车有本身的特色,过去上海的人力车是人手拉的,座位在后面;台湾的三轮车是用人力踩踏,座位也是在后方,而且位置偏高。新加坡的三轮车也是人力踩踏,不过座位在车夫的左侧边,位置比较低,乘客仿佛在路面上行驶。由于三轮车的车资较低,通常通行在人口密集的牛车水及附近地区,所以成为便利的交通工具,无论男女老幼都有坐三轮车的经验。

三轮车串起家庭记忆关于童年搭乘三轮车的回忆交谈中,我们会听到以下类似谈话: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