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大篆”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西周晚期青铜礼器散氏盘铭文,大约是公元前800年左右的文字,散氏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者提供)
西周晚期青铜礼器散氏盘铭文,大约是公元前800年左右的文字,散氏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者提供)

字体大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统一文字的工作交给了李斯,李斯把当时的文字,重新规划、整理后发明了小篆,有了小篆中国便有了第一次统一的文字。小篆主要是在周宣王时流行的《史籀篇》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简化、增减,发明小篆时并不叫“小篆”,而是叫“秦篆”,小篆是秦之后定名的,为什么定名小篆?何时而定?现在不得而知。

大篆是小篆的上游,也就是说小篆之前的所有文字,广义上都可以称为大篆。大篆何时有的?据说是夏朝伯益所创,伯益和大禹是一起治水的“同事”,距今将近4000年。中国现今发现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伯益发明的文字,是不是和甲骨文类似,因为没有实物,不好妄加评论。从伯益发明大篆到秦朝李斯发明小篆,大约相隔1600多年,这1600多年的大篆发展史,大约经过几个过程:刻在石头上,刻在玉上,铸在青铜器上,以及“篆”在竹帛上。这个“篆”在古意中,可以指“刻”,也可以指书写的“书”。

大篆从朝代上经历了夏、商、周三朝,特别是到了周朝的中后期,各国有各国的文字,各国有各国的读音,这个时候的大篆已经很混乱了,一个字出现了几种、甚至十几种的写法,各国之间的文书,相互看不懂的现象非常普遍。大篆到底有多少个字?有多少种字?因为年代久远,加之秦朝故意销毁和破坏,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现在只知道早期的大篆,是刻在石头上或玉上的,如果把甲骨文、青铜器铭文都包括在内,那就是刻在石、玉、龟骨、牛骨和铸在青铜器上的。现在仍保存比较完好的大篆有哪些?主要有石鼓文、青铜器铭文,青铜器铭文也叫金文、吉金文字、钟鼎文,因为青铜器最重要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所以称钟鼎文。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并在市场上流通的那个时代的大篆,除了博物馆里的原件之外,主要是一些拓片,比如石鼓文拓片、散氏盘拓片、毛公鼎拓片、司母戊大方鼎铭文拓片等等。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