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于1870年的广惠肇碧山亭,是广帮坟场的管理组织机构,迄今已有153年的悠久历史。约在1978年,随着政府颁布封山令禁止大规模土葬,广惠肇碧山亭也逐渐转型成为现代化的骨灰塔形式管理组织,持续服务新加坡各界人士。广惠肇碧山亭作为广帮总组织,主要成员是本地16家广帮会馆,而且这100多年来都是采取和按照属下会馆“轮值制”来管理日常会务。
广惠肇碧山亭这套“轮值制”的组织管理模式,确保它这100多年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及成熟管理,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这种管理模式和发展,确实归功于一位“二战前”广帮的著名领袖——吴胜鹏先贤的贡献。
把社会服务当终身事业
吴胜鹏,别号经常,1873年生于广东恩平。我近日特地寻找这位先贤在碧山亭的骨灰灵位,确知他卒于“民国壬辰年,又五月初十日亥时”(对照公元1952年6月2日晚上9至11点之间)。吴胜鹏21岁(1894年)南来新加坡谋生,从木材业白手起家,开设“成源”杉木火锯厂,经营木材买卖和代理商。后来逐渐扩展到胶业、锡矿业、金融业、保险业,成为广帮大富豪。1920年还跟广帮其他殷商余东璇、邱雁宾、张郁才、李亮琪等人创办利华银行。1930年代发生经济大萧条,深深打击这位大富豪的事业。后经过十年的复原,又惨遇1942年的日军统治时期,这位先贤的事业再次深受战火拖累和影响。

